航空和旅游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但這兩個行業又是市場需求非常“剛性”的行業,每每疫情緩和的時候都會有“報復消費”的說法。從全球疫情發展及行業起伏的情況看,航空業是彈性最大的行業,美國航空企業股價屢屢成為反彈的排頭兵。有分析認為,目前國內防控將更趨于常態化,部分受疫情重創的行業有望底部扭轉。未來隨著全球疫情的逐步平靜,國內防控逐步常態化,之前被疫情重創的行業也將體現充足的彈性,建議投資者在震蕩過程中擇機配置民航、旅游酒店等板塊。
1
民航:向好變化已在孕育
受近期本土疫情反彈疊加行業安全事故影響,航空每日出行人次已接近2020年疫情最嚴重時期。疫情發生第一年,部分抗風險能力不強的中小民營航司或從民營資本控股轉為地方國資控股,或由新進股東接手。在新一輪疫情反彈沖擊下,全行業資產負債表仍在持續受損,行業并購可能性持續增加,新一輪變化已經在孕育之中。
國海證券分析師許可指出,隨著病毒本身的演變和《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的公布,我國抗疫進入下半場,今年有望迎來航空業中長期起點。展望未來,機場航空板塊估值修復邏輯帶來的確定性將領先行業,同時我們也看好后疫情時代機場板塊的長期投資價值以及航空板塊周期上行階段的供需彈性,但拐點仍需耐心等待。
從2020年初以來,民航客運需求總體恢復較為緩慢,疊加航油價格上漲以及防控費用支出較多等因素,民航業面臨較大盈利壓力。對于民航業存在的困難,發改委等14部門在今年發布《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針對民航業提出了5項紓困扶持政策。《政策》提出,民航業屬于資金密集型,高杠桿、高負債行業。疫情給民航業持續帶來的負面影響,增加了企業融資和資金周轉難度。暫停航空運輸業預繳增值稅,統籌轉移支付資金和地方政府財力支持民航業疫情防控,以及拓展民航企業信用債融資渠道等政策,將對補充民航業現金流起到積極作用,幫助民航業度過困難時期。
可 以 看 到 , 民 航 十 四 五 規 劃 將2021-2022 年定義為恢復期和積蓄期,2023-2025年為增長期和釋放期。紓困政策將有助于民航業度過低谷周期,伴隨全球疫情的逐步好轉,防控政策的有序放松,行業的需求和業績均有望加速反彈。
短期而言,反復的疫情致使民航航班執行量連續下滑,關注疫情緩解后行業供需格局的改善。安信證券分析師孫延表示,需求端來看,短期受到疫情沖擊,隨著加強針、特效藥推進,倡導科學防疫,被抑制的出行需求將逐步恢復。供給端,航司運力引進緩慢,近兩年嚴控運力增長,中期內供給低速增長具有高確定性。此外,隨著海外國境線放開,國際航班逐步恢復,靜待國內疫情形勢好轉,國際客運需求增長趨勢明確。
疫情導致民航業跌至谷底,但在預期好轉背景下谷底回升空間也十分廣闊。光大證券分析師程新星指出,隨著新冠疫苗、治療技術的不斷推進,未來兩年航空客運需求必將逐步恢復,相關公司價值重估是確定性事件。我們維持行業“增持”評級,建議投資者關注中國國航、春秋航空、中國東航、南方航空、吉祥航空、華夏航空等。
潛力股精選
中國國航(601111)
公司二季度受益于防控形勢向好,需求快速回暖,而三季度暑運旺季受疫情多點散發沖擊,行業復蘇進程受到大幅干擾,四季度行業淡季由于疫情影響持續,疊加北京地區嚴格的防疫措施,公司ASK不足2019年同期五成水平。在國內業務復蘇帶動下,國航全年RASK為同比增長7.13%,達到2019年同期88.41%。國海證券指出,身為中國唯一載旗航司,國航坐擁第一國門首都國際機場,掌握最優質的時刻資源與航線網絡。受近期本土疫情反彈及行業安全事故等因素影響,民航需求受到抑制,行業景氣度暫處低位,待周期上行階段到來,公司將有望充分受益。
春秋航空(601021)
公司預計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0.35億元-0.52億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2021年國內航空需求有所恢復,公司憑借競爭優勢快速釋放產能,公司2021年客座率恢復到80%以上,促使2021年旅客周轉量同比增長14.02%,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87%。光大證券指出,公司2021年依靠低成本優勢保證了ASK的快速回升,領先同業公司。同時公司在油價上漲和經營租賃進表的壓力下略有盈利,繼續證明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此外公司繼續保持積極的擴張策略,隨著未來航空需求復蘇,公司的盈利能力將快速恢復,同時成長性將逐步體現。
中國東航(600115)
公司“一步到位”計劃是民航又一次重要的產品與服務意識的革新。長期以來,因為較高的前置成本與繁瑣流程,航空與地面出行方式在中短途領域處于競爭劣勢,減少不必要的鏈條,讓航空產品更貼近現代生活是民航長期競爭力優化的重要途徑。西南證券指出,“十四五”期間航空業機隊規模增速預計低于6%,2022年供需關系有向上改善的空間。同時,若2022年底國際線放開,有效提高飛機日利用率水平,極大提升周轉效率,屆時航司盈利水平將有較大提升空間。中國東航在民航產品創新上引領行業,我們認為2022年行業可見經營拐點,看好經過提價后公司業績彈性提升。
南方航空(600029)
公司 2021 年 ASK 較 2020 年同期下降0.37%,較2019年同期下降38.0%,其中國內客運需求恢復較好,2021 年國內航線ASK較2020年同期上漲5.9%,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 87%,海外航空供需仍處于低位。此外,2021 年公司客公里收益為0.4946 元,較 2020 年同期增長 7.60%,較2019年同期增長1.7%。光大證券指出,國內外疫情反復,航空客運需求恢復受負面沖擊,我們認為頭部航空公司的成長邏輯和區位優勢并未因疫情發生本質變化。隨著新冠疫苗、治療技術的不斷推進,航空客運需求必將逐步恢復,公司價值重估是確定性事件。
吉祥航空(603885)
公司雖然 2021年繼續虧損,但同比出現明顯減虧。公司2021年ASK較2020年同期增長15.3%,國內航線ASK較2020年同期上漲19.7%,較2019年同期增長5.5%其中國內客運需求恢復較好。光大證券指出,公司擬定增33億元用于引進飛機及備用發動項目和償還銀行貸款。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后,公司運力和業務規模將得到有效提升,航線運營能力將得到擴充,公司的營業收入和盈利水平也將進一步提升。國內外疫情反復,航空客運需求恢復受負面沖擊,公司短期業績承壓。但隨著新冠疫苗、治療技術的不斷推進,航空客運需求必將逐步恢復,公司將重回增長軌道。
2
旅游酒店:產業獲政策有力扶持
雖然一季度旅游酒店板塊繼續承壓,但隨著預期的好轉,行業復蘇的步伐繼續。消息層面上,文旅部一季度發布會召開,多項舉措推動二季度旅游回暖。首先,出臺《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推動了鄉村地區文化產業及旅游業發展,擴展消費者可選的旅游方式及旅游地點,為國內旅游業發展提供了新方向;其次,今年開展中國特品級旅游資源名錄建立,對優質旅游資源實現分類,有利于推動各旅游景點對旅游資源的維護更新,提升對旅客的吸引力;最后,今年5月全國各地將有序組織中國旅游日,通過發放文化及旅游消費券、旅游企業促銷等多種旅游惠民措施,激發居民旅游熱情,推動旅游業恢復向好。
同時,擴大內需消費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旅游市場。可以看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對于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較為明晰的政策指引,主要體現在財政支持方面。退稅減稅2.5萬億元,其中的1萬億元為2021年個稅減免政策的延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疊加疫情對旅游影響的消退,財通證券分析師劉洋預計今年旅游業的恢復強度較去年將顯著增強,而顯著的乘數效應將對內需的擴大形成有效的支撐。乘數效應使得旅游業在刺激內需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旅游業具有的乘數效應使得其對促進內需有著重要作用。
東莞證券分析師魏紅梅指出,中國旅游研究院預計第一季度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國內旅游收入同比分別減少5%和13%,短期內消費者服務行業承壓。云南、浙江、黑龍江等省份相繼推出紓困政策和相關措施支持文旅產業發展,幫扶政策落地,長期看疫情受控預期確定性較高。
從行業細分領域來看,中航證券分析師裴伊凡指出,隨著疫情防控的穩定,行業復蘇步伐有望加速,利好細分賽道的龍頭企業。就旅游板塊來看,國內旅游行業的恢復開始將以短途、定制、休閑游為主,看好優質景區和旅游產業鏈完善的企業;酒店板塊,疫情擾動短期業績,龍頭酒店逆勢擴張,開店持續放量,不斷夯實內功,頭部效應凸顯,一旦出行需求釋放,將直接受益行業復蘇,周期反轉在望,業績彈性可期;免稅板塊短期受到疫情的影響,中長期我們看好海南作為國際旅游消費城市的潛力,也有利于推進我國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如果疫情在五一前動態清零得到改善,旅游消費將明顯提升。山西證券分析師張曉霖指出,中長期來看,旅游市場復蘇主要取決于國內疫情走勢和新冠特效藥研發進程。總體來看,國內游客出游意愿不減,旅游市場將在疫情反復影響下階段性復蘇。建議關注中國中免、錦江酒店、首旅酒店、中青旅、天目湖、宋城演藝、廣州酒家。
潛力股精選
中國中免(601888)
公司自門店角度來看,費用端主要由人工及折舊構成,具備顯著剛性,隨后續客流恢復及客單價的進一步提升,門店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改善。自集團層面來看,新海港免稅城落地在提供單店營收利潤外有望攤低總部費用率,拉高集團整體盈利能力。財通證券指出,三亞及海口機場客流僅恢復至疫前7-8成水平,考慮離島業態及海南自然資源稟賦協同增強引流能力,我們認為海南客流仍存在30%-40%的恢復空間。疫情反復致使海南客流受阻,隨后續疫情緩和及海南客流恢復,疊加離島免稅行業費用剛性特點,中免利潤端有望持續增長。新海港落地有望帶領公司走出第二成長曲線。
錦江酒店(600754)
公司雖然在2021年疫情反復下展店有所擾動,擴張節奏略微變化,整體仍向三年翻倍計劃邁進。截至2021年三季度,公司境內Pipeline數量5074家保持高位,展店空間充足。東北證券指出,中國酒店連鎖化率進入中段后期,我們認為酒店集團后續將進入以產品力為核心競爭的階段。公司三年規劃行至中段,GIC創新中心+GPP直采降本+全生命周期金融賦能+酒店數字化形成后疫情階段酒店產品力提升的核心變量;疊加內部治理機制理順,信息化、數字化升級,以及后續在集團高星級酒店經驗+麗笙賦能下,產品力護城河對單體及弱品牌的翻牌能力將不斷強化,開店成長+業績彈性潛力可期。
天目湖(603136)
公司既是華東地區休閑旅游龍頭企業,也是國內領先的一站式休閑度假目的地。在疫情后旅游大盤整體持續承壓的背景下,依靠優質產品和優秀運營能力實現了業績有序復蘇,疫情后至今7個季度中有5個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盈利,2020年和2021前三季度毛利率保持超過50%的水平。民生證券指出,公司始終定位于全國性一站式休閑度假游目的地,不拘泥于單一景區產品或風格,成功打造了南山竹海、山水園、御水溫泉、水世界等多個優質項目。公司在成立30周年之際提出“鞏固根據地、扎根長三角、關注城市群、專業化發展”的戰略,旨在穩扎穩打的基礎上探索省內外的外延擴張,打開長期成長空間。
宋城演藝(300144)
公司預計2021年業績同比扭虧,雖然自11月起各景區主秀場次大幅減少,拖累復蘇進程。但公司仍具備長期成長潛力,期待景區全面開園后的彈性。從存量項目看,疫情影響減弱后存量項目將持續修復業績,桂林、張家界等二輪擴張項目有望迎來業績爆發期。從增量項目看,佛山、西塘、珠海演藝谷的建設持續推進中。東北證券指出,多地疫情反復一定程度上限制旅游人群流動、對行業復蘇速度產生負向影響。但隨著疫苗接種和疫情穩定控制,公司各景區恢復態勢將加快。花房集團業務發展良好、新項目陸續落地、存量項目全面擴容升級將成為公司業績反彈主要驅動力。
廣州酒家(603043)
公司2021年營收38.90億,同比增長18.33%,實現歸母凈利5.58億,同比增長20.28%,業績符合市場預期。公司報告期內逆勢新開和復業“廣州酒家”、“陶陶居”、“星樾城”各品牌門店共7家,完成并購海越陶陶居門店6家,合計新增門店13家。光大證券指出,2021年廣州、茂名基地通過技改挖潛進一步提升產能,廣州、湘潭基地月餅產能實現跨區域統籌聯動,湘潭基地產能進一步提升,2021年三季度梅州一期試產,后續逐步投產助力速凍業務產能進一步突破;湘潭二期2023年投產,有望新增產能3.85萬噸,未來速凍產能將進一步釋放。(本報記者 林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