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成就獎
4月2日,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生成就獎公布,最終由香港老戲骨謝賢獲得。
其實截止獲獎,謝賢已經83歲了,其近70年的電影生涯中,他從粵語片演到國語片,從武俠片演到黑幫片。
(相關資料圖)
戲路之寬廣、造型之多樣,在香港影壇更絕無僅有。而謝賢的演繹生涯跟隨者著戰后香港電影史一同進退。
在昨日獲得終身成就獎后,謝賢再度成為話題人物,關于他的精彩人生亦被重新挖掘,展現于世人面前。
或許提及謝賢這個名字,大多數人會聯想到他的明星兒子謝霆鋒。
作為一代巨星的父親,他指定蹭了兒子的”流量”,于近幾年各大綜藝節目中總是露面。
但是老爺子不負眾望,在展現出年輕人的活力外,樂觀豁達的性情亦讓后輩對他多了親近感。
其實在謝霆鋒還未出生之前,謝賢的人生早已寫成了一部傳奇。與謝霆鋒相比,謝賢的一生多姿多彩、不遑多讓。
在熒幕中他是高大俊俏的獨臂楊過,他是外冷內熱的蕭十一郎;他是風流倜儻的段正淳,他是第一代千王羅四海。
香港女性的夢中情人
謝賢原祖籍廣州番禺,出生于香港的一大戶人家,家中兄弟姐妹8個,謝賢排行第四,由此他的稱號與“四”脫不了干系了。
謝賢童年時家業興盛,無奈戰火紛飛、時局紊亂,少年時期謝賢家道中落。
家庭日漸困難,加上人生處于迷茫期,16歲的謝賢便選擇報考嶺光公司演員,成為訓練班的一員。
此時,粵語片于戰后香港的迅速興起,謝賢憑出色的外形和高大的身材,于眾多演員中脫穎而出。
當時戰后時局穩定,香港經濟亦隨著迅猛發展。經濟的大踏步帶動了文化的繁榮,年輕的謝賢感受到了影像所帶來的財富和魅力。
在轉投光藝影片公司之后,謝賢獲得了更多的機會。
在1955年的秦劍導演電影《胭脂虎》中,謝賢搭檔粵劇名伶紅線女,于電影中釋放個人魅力。
20歲的謝賢年輕、有活力,且頗具浪子氣質,這更與戰西方“垮掉一代“年輕人形象相吻合。
在香港謝賢的形象同樣引來了廣泛的受眾,在奉名導秦劍為師后,接連出演了《九九九命案》、《歡喜冤家》和《椰林月》等電影,由此謝賢的曝光量迅速攀升。
在經歷幾部粵語片的積累后,謝賢無疑成為50年代末最炙手可熱的明星。
謝賢熱愛好奇事物,大肆揮霍青春,他的放蕩不羈和風流性情,無一不吸引著當時港人的目光
而在文藝片中豐富的表演層次,更讓他成為那時港人的夢中情人。
在新派武俠小說興起之時,金庸的《神雕俠侶》在出版后迅速被翻拍成電影。
其中楊過的浪子情懷更與謝賢不謀而合。當時金庸先生更親自探班,促成了影史上第一位獨臂俠楊過的誕生。
比起后續版本的“神雕俠侶”,謝賢與南紅的俠侶搭檔顯得極為般配。
在前后的多部電影中,謝賢和南紅的男女主角,成為香港電影的最佳熒幕情侶,共同撐起了60年代粵語片的輝煌。
電影算是打開了年輕謝賢的成功之門,在成名之路上越走越寬時,注意力更被其他新鮮事物所吸引。
獅子座的謝賢對生活是滿懷熱情的,在他眼中拍戲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回歸到生活本身,才是謝賢人生的終極意義。
那時的四哥廣交好友、混跡社交圈,跑車游艇更一應俱全;且1960年自組搖滾樂隊“銀色鼠”,與陳自強、沈殿霞、秦祥林和鄧光榮等人結成莫逆,一時風光無兩。
嘉禾天龍八將
隨著邵氏國語片在香港的興起,逐漸蠶食原有粵語片的市場。謝賢雖在電影界名聲依然響亮,但已不如60年代風華正茂。
此時他并未袖手旁觀,31歲的謝賢自組“謝氏兄弟影片公司”,且自導自演,欲重新奪回丟失的江湖。
但《獨臂刀》和《大醉俠》在港臺的勢不可擋,雖謝賢幾部作品以小博大,為他收回部分失地。
但公司化運作的陌生、對電影市場定位不準,則讓“謝氏兄弟”沒未能長久活下了。
在生活中他有熱烈,在表演上他便有多投入。這樣的品質也傳染至謝霆鋒身上。令人佩服的是,在工作和生活的兩極,謝賢可以完全區分得開。
70年代初,在臺灣演完《緹縈》后,嘉禾公司正在香港另辟天地。
1971年,謝賢與沈殿霞等8人組“天龍八將”投身嘉禾,成為嘉禾武俠片的頭號巨星。
在拍國語武俠片中,謝賢是完全忘我的,他塑造了多個嶄新的熒幕形象,與苗可秀、茅瑛不打不相識,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當然《緹縈》給李翰祥團隊帶來的不僅是金馬的榮耀,更賜予一段謝賢與甄珍的戀情;那時謝賢已過35歲,熒幕浪子終尋得第一份婚姻的寄托。
1974年謝賢與甄珍結婚,無奈好景不長,兩年半后,二人不歡而散。
據謝賢采訪時透露,他對待每一份感情都是真摯的,就像他對待生活一樣。
在港臺兩地間的往返,更沖淡了曾經結下的實誓言;他與甄珍的相互愛慕,更只會出現在電影中的一樣。
永遠的蕭十一郎
1978年,42歲的謝賢回歸TVB,隨著古龍影視在香港的大賣,邵氏和TVB雙雙發力新派武俠改。
同年,由王天林導演、謝賢主演的大作《蕭十一郎》首播。
比起狄龍,四哥的蕭十一郎卻貼近原著。因古龍親自參與編劇,在對蕭十一郎的人設上雕琢,更為細膩和真實。
而謝賢對角色的成功出演,讓其再度回顧大眾視。
此時他沉浮半生,在TVB換發梅開二度之時,愛情亦煥發了第二春。1979年,謝賢與狄波拉喜結連理。
作為香港電影的前輩,浪蕩半生的謝賢終于在TVB得以沉淀,而他的樂觀與豁達亦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周潤發和黃日華等后生演員。
1980年的電視劇《千王之王》中,謝賢憑借封四海一角封神,“南神眼”封四海成熟老練、賭術精湛,成為了香港“千王”的代名詞。
而此劇的深入人心,也讓謝賢和封四海一角融為一體,由此謝賢江湖化名“四哥。
武俠成為了80年代初TVB主流,謝賢在劇中占據重要戲份。
頗為戲劇的是,83版《神雕英雄傳》中,四哥再演楊家后人楊鐵心,和楊過的祖孫情緣竟23年后由他一人延續。
人生如戲戲如人
在經歷了光影沉浮后,1980年謝霆鋒誕生。謝賢夫婦亦歸隱加拿大,開始了教子清閑的生活。從此江湖不見“四哥”的蹤跡,只留有“四哥”的傳說。
從50年代至今,謝賢共出演了上百部電影、20余部電視劇。此次香港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對于四哥來說,實至名歸,更受之無愧。
謝賢的一生是燦爛且熱烈的,現已耄耋之年的他,時常現身于舞臺和影視劇中,以影像發揮自己僅有的余溫。
作為香港電影的活化石,謝賢的一生在鐫刻自我傳奇,也在鐫刻香港電影的傳奇;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