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寫精彩片段欣賞
★我的外婆年已七旬。一頭短發像罩上一層白霜,一雙大眼已深深陷進眼窩,嘴里的牙幾乎全脫落了,一雙粗糙削瘦的手上爬滿了一條條蚯蚓似的血管,血管又青又紫。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皺紋縱橫交錯,刻記著七十年來的千辛萬苦。但她仍然精神瞿鑠,滿臉紅光。
★月色朦朧,星輝燦爛。晚自修的教室里出奇的安靜。同學們蹲在課桌下,等待著老師的到來。當班主任推開門的那一剎那,“嘭!”全班沸騰—“祝陳老師生日快樂。”說著已把滿臉驚喜的班主任圍了個水泄不通。一個香香的大蛋糕上,點著39根跳動的蠟燭,還有39顆赤熱的心。在閃爍的燭光下,老師晶瑩的淚珠,幸福的哽咽,我的心猛地為之一顫。三年來,她為我們操碎了心。不經意間,我瞥見了老師雙鬢上的幾縷銀絲,歲月的痕跡刻在了她的臉上
(資料圖片)
★忽然只覺得耳膜一陣振動,一串細細的腳步聲,那么碎,那么輕,生怕打攪了我。這聲音再熟悉不過了,它承載了數不盡的愛,奔走在兩扇門之間。“吱,”門輕輕地開了,母親走到我旁邊,輕輕地說:“不早了,睡吧,別累壞了。”“要睡你去睡,沒看我正忙著么?”我沒好氣地喊道,似乎這一聲能把所有在心里的氣都發泄。母親無語。隨后又是一陣腳步聲,還是那么輕,那么碎,不同的是,聲音越來越遠……
這時,又響起了一陣腳步聲,只是比剛才更輕,更碎……
這回,母親端著一杯熱氣騰騰的茶進來放到書桌上說:“孩子,喝茶吧,提提神,別累壞了身體……”
★夜還是那么深沉,這樣靜寂;月兒,還是這么圓,這樣亮。那佇立在寒風中的身影,讓我久久不能忘卻……
只記得那晚好冷,潮濕的空氣中似乎還夾雜著雨絲。下課鈴一響,我便沖出教室,因為我快凍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幾棵落光了葉子的老樹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哦,那佇立在寒風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的尋找著,任憑冷風掀起他的外衣,鉆進他的褲腿。原來父親知道我怕黑,又像小時候來接我了……
★第二天,我捧著一束精心修剪的茉莉花去醫院探望母親。輕輕推開門,看到爸爸頭靠著床沿,緊緊拽著母親的手,放在懷里“窩”著,睡得正香。或許是我的腳步聲驚醒了父親,他頭一顫,輕輕地把母親的手放下,把我拉了出去。“爸,你怎么不找張床睡啊?”“我怕你媽晚上不舒服,不肯叫醒我,我把手拽在懷里,只要她手一動,我就醒了。”說完,就去買早點了。望著父親疲倦的身影,一股暖流奪眶而出,是淚在飛。
練習:
1.判斷下列選文運用了那幾種心理描寫的方法。
【選文】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樣高大。“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然后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散學了,——你們走吧。”
【參考答案】這是《最后一課》的結尾部分,韓麥爾先生內心難以言狀的悲痛和憤懣,通過他痛苦的神態、語言和動作來刻畫,使愛國主義的激情在讀者心中產生了共鳴。
2.仿照下列改寫例文,另選其他心理描寫方法,重新改寫文首的習作片段,并當場交流。
〖改寫例文〗“我直呆呆地望著大門,仿佛聽到了爸爸咚咚的有力敲門聲和那嘎吱的咬牙聲,他似乎正沖進家門,沖我舉起他那有力的大手……我好像全身的每塊肌肉都在顫抖,兩腿直打哆嗦”
(說明:這里運用的是“幻覺描寫”來刻畫人物心理的,“緊張、害怕”等詞雖只字末提,但人物的這些心理特征卻躍然紙上,給讀者留了深刻印象)
3.閱讀下文,用“”畫出描寫父親的動作的語句。這些動作描寫體現了父親什么樣的心理?
6歲。操場上,一個小男孩學著騎車,旁邊站著他的父親。沒有一句指導,沒有一絲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雙腿早已是鮮血淋漓。終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親依舊是那么筆挺地站著,眼中滿是不屑與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勵,沒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擁抱,還是沒有。只是那雙空洞的眼睛,讓孩子感到冷酷與無情。終于,孩子不哭了,倔強地站起來,跨上車,開始又一次的嘗試。父親早已是興趣索然,轉過身,邁著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陣金屬與地面的摩擦聲,父親只是不經意地回了下頭,手卻在顫抖。孩子站起來,想著剛才父親冷漠依舊的眼神,兩行熱淚莫名其妙地滑過他的臉頰。
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依舊堅定。
【參考答案】關于父親的動作描寫為“轉過身,邁著大步,走了”,“不經意地回了下頭,手卻在顫抖”。
通過前一個動作描寫我們可以感受到這個偉大的父親為使孩子能夠獨立而顯示出的決心。通過后一個動作描寫,我們也感受到這個父親對孩子的關愛和擔心孩子受傷而又不能施以援手的矛盾、痛苦心理。
4.閱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
停了數分鐘時,簾子里出來一個姑娘,約有十六七歲,長長鴨蛋臉兒,梳了一個抓髻,戴了一幅銀耳環,穿了一件藍布外褂兒,一條藍布褲子,都是黑布鑲滾的。雖是粗布衣裳,倒十分潔凈。來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彈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錚錚從從彈起。這姑娘便立起身來左手取了梨花簡,夾在指頭縫里,便丁丁當當的敲,與那弦子聲音相應;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聽那弦子的節奏。忽羯鼓一聲,歌喉遽發,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每句七字,每段數十句,或緩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轉腔換調之處,百變不窮,覺一切歌曲腔調俱出其下,以為觀止矣。
旁坐有兩人,其一人低聲問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罷?”其一人道:“不是,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她的調門兒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還不曉得差多遠呢!她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她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你想,這幾年來,好頑耍的誰不學她們的調兒呢?只是頂多有一兩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處,從沒有一個人能及她十分里的一分的!”
(1)人物描寫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之分,上面兩段文字的主人公有兩個:一個是,屬描寫;一個是,屬描寫。
(2)第一段文字從、來寫黑妞。
(3)第二段文字中寫觀眾的對話有什么作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