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是什么意思?
注冊制主要針對的新股發行的政策,主要是說在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的時候,必須是公開所有的資料準確的向證券監管機構進行申報。與注冊制相對的是核準制,核準制是中國證監會對于證券的發行和上市進行全面審核;注冊制是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監管機構不對發行人進行價值帕努單,而只是對發行人的信息披露進行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從本質上講,注冊制是對于發行上市的公司進行的財務公開。核心是只要提供的資料不存在虛假、誤導或者缺失。而這只股票的內在價值,由投資者各自判斷。
從上述的定義本質上看,可以看出注冊制的優缺點如下:
1、將決定權交給了市場,好股差股都可以上市,會出發行失敗的股票。
2、監管部門的工作重點在打擊造假上,股票發行更為信息透明。
3、短期內引發大量的個股上市,對于市場是一種利空。
我國的股票發現制度經歷了審批制、核準制和注冊制三個階段。目前是處于注冊制的市場環境中。
第一階段的審批制主要在我國股票市場的初期。出于保護上市公司的穩定和平衡當時的社會經濟關系,采用的是行政和計劃的分配股票發行的指標和額度,主要是當地政府推薦企業發行。
第二階段的核準制,前面也有介紹到。核準制的是證券監管機構對于發行的公司進行合規性驚醒調查,并且有否定發現的權利。在核準制的制度下,不僅僅要求做到信息公開,還要必須符合監管部門和法律的規定。監管機構有權否定不符合條件的發行申請。
目前的階段是處于注冊制,是市場化的一種體現,用在成熟的股票市場中的一種發行制度。只要是達到了可以發行的條件的公司都可以申請,只需要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準備好交給證券監督機構申報即可。
通過上述的講述對于注冊制是什么意思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注冊制的完全實行實行在我國還需要一段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