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婚”一詞是最近幾年興起的網(wǎng)絡(luò)詞匯,其意思就是沒有婚房,不辦婚禮甚至連婚戒都沒有,而直接領(lǐng)證結(jié)婚的一種簡樸的結(jié)婚方式。的確,如今面對高額房價和生活壓力,有許多人越來越強調(diào)婚姻的“自由"和"獨立",可以說“婚禮”在年輕一代中被重視的程度日益削弱。雖說這樣丈母娘并不高興,但在愛情面前還是會有很多人選擇裸婚。
相比較當今社會談婚論嫁的若干條件,在古代的丈母娘卻開明多了,即便未來女婿再貧窮,她們都會教導(dǎo)女兒“三從四德”,或曰“莫欺少年窮”。其中在歷史上就有五對著名的“裸婚”案例,這位女婿在婚前可謂是窮屌絲一個,但在婚后卻都干出了一番驚天動地事業(yè),留名千古,讓人刮目相看。下面就讓我們談?wù)勚袊鴼v史上最強的五對“裸婚”,看看你最佩服哪一對?
(資料圖片)
姜子牙和馬氏。
姜子牙即姜尚,他是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子牙祖上曾做四岳之官,輔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但到姜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jīng)敗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干過宰牛賣肉的屠夫。因為家境太窮,所以姜子牙72歲才婚配,娶妻是68歲的馬氏(相傳馬氏68歲還是黃花閨女)。裸婚后兩人并幸福,夫妻生活一日糟過一日,種地顆粒無收,賣肉到酸腐了也賣不出去。
為此馬氏經(jīng)常抱怨,嫌棄姜子牙為廢物點心,每日只會拿著無鉤的魚竿垂釣。最終馬氏還是選擇離開姜子牙,姜子牙勸她說:“我有朝一日會得到榮華富貴,你可別這樣做。”面對姜子牙勸說馬氏全然不顧,執(zhí)意離開。后來姜子牙輔佐周文王稱帝,有了封地,馬氏又來找他,姜子牙用水潑地,告知覆水難收的道理,為此馬氏悔恨不已。史料記載:“太公取一壺水傾于地,令妻收入。乃語之曰‘若言離更合,覆水定難收。’”最后馬氏死后,姜子牙還給她封了個“掃帚星”。
劉邦和呂雉
漢高祖劉邦和呂雉的婚姻,可謂是裸婚的經(jīng)典案例。眾所周知劉邦家境貧寒,兄弟眾多,直到35歲才娶呂雉為妻。據(jù)歷史記載,呂雉的父親是縣長的好朋友,過生日的時候,劉邦為了拍馬屁也趕來祝壽,但是因為實在沒錢買禮物,只能報了假禮單混了進去。事情敗露后,呂雉的父親本想斥責劉邦一頓,誰知見到劉邦后面相知識推斷他是個皇上命,于是不顧妻子的阻攔,執(zhí)意把金枝玉葉的女兒呂雉嫁給劉邦。
窮劉邦娶到呂雉后,并沒有安心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大眾生活,他常忙于公務(wù)應(yīng)酬,三天兩頭不見人影。而早年的呂雉還是很賢惠,一人承擔家務(wù)很是辛苦。等到劉邦逐漸成器,本來身份也不同昔日的呂后沒過上幾天好日子,又被項羽押做人質(zhì),在楚軍中受盡苦難。不過好事多磨,她最終還是回到劉邦身邊,成為大漢皇后,并且成為首個影響中國歷史的女人。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司馬相如是我國西漢時期辭賦家,他的作品詞藻富麗,結(jié)構(gòu)宏大,后人稱之為賦圣和“辭宗”。他最為后世熟知的就是他與卓文君愛情故事。早年的司馬相如家境真可謂窮困不堪,除了四面墻壁之外,簡直一無所有。而卓文君為蜀郡臨邛的冶鐵巨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后來兩人相識,司馬相如便趁機彈了一曲《鳳求凰》,以傳愛慕之情。
雖因一曲贏得“巴蜀第一美女”卓文君的芳心,但其父親堅決不同意,后兩人裸婚私奔。婚后兩人日子清苦而甜蜜,卓父因心疼女兒,遂給了他們一筆錢。沒過多久司馬相如便進入上升期,他因才華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封為中郎將。最后我們要說的是,司馬相如雖有才,但卓文君也非等閑之輩,比如她的《白頭吟》詩中“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jīng)典佳句。
劉秀和陰麗華
漢光武帝劉秀雖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但因劉徹推行“推恩令”到他父親這一輩已經(jīng)是一個小官了,后又經(jīng)過王莽改制,劉秀就更沒有家世背景可言。面對一貧如洗的劉秀,陰麗華卻是高官顯宦家庭(祖上是管仲之后),陰家當時是南陽新野的豪門大戶,富甲一方。后來劉秀有機會接觸到了陰麗華,陰家小姐的美貌給了劉秀極為深刻的印象。
以至于后來在長安求學(xué)的劉秀,有一次看到了執(zhí)金吾率軍出行,盛大的場面深深的震撼了劉秀,身為太學(xué)生的劉秀不禁感嘆道:“做官就要做執(zhí)金吾這種聲勢的官,娶妻子就要娶陰麗華那樣美貌的妻子!”最終劉秀娶到陰麗華,婚后她恭儉賢良,輔佐劉秀完成千秋大業(yè)。據(jù)《后漢書》記載:“后在位恭儉,少嗜玩,不喜笑謔。性仁孝,多矜慈。”
朱元璋和馬秀英
明太祖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做過和尚當過乞丐,要多屌絲有多屌絲。朱元璋祖上幾代人都以農(nóng)業(yè)為生,到他這更是食不溫飽。為了生活最終朱元璋加入反元大軍中,可以說參軍是朱元璋飛黃騰達起點,后他因郭子興賞識,便將義女馬秀英許配朱元璋。馬氏婚后與朱元璋感情深厚。
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創(chuàng)建帝業(yè)的歲月里,馬氏和他患難與共。朱元璋對馬皇后也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對她的建議也往往能認真聽取和采納。朱元璋幾次要尋訪她的親族封官加賞,都被馬皇后勸止。對于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將,馬皇后總是婉言規(guī)勸,使朱元璋有所節(ji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