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居住在哪里?
拉祜族居住的地方都是山區,他們也稱自己是山頭人(拉祜語叫“科可搓”)。拉祜族的寨子,一般都建在山頂和半山腰上。寨子的竹籬笆,每年全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參加修理一次。平時誰看見壞了,誰就自覺無償地去修理。寨子有三處大門,即前門、左門、右門。寨子的后山是山神地,山神地中的樹林是禁區,誰也不能破伐,如果誰砍伐了就要被罰款或罰修路。
拉祜族的住房有幾種?
拉祜族的住房有兩種:一種是樁上竹樓,另一種是落地式茅屋。落地式茅屋是沿襲了古俗,擇地而修造的;樁上竹樓則是受其他民族的影響,在落地式茅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樁上竹樓也稱作掌樓房,是一種用木樁叉搭成的雙斜面竹樓,有大小之分,大型竹樓為母系制大家庭居住,小型竹樓為個體小家庭居住,但其結構是一樣的,主要由“日格”(房屋內寢室部分)、“扎迪格”(舂碓處)和“掌倮”(曬臺)三部分組成,分上下兩層,樓上面住人,樓下是關牲畜、堆放柴火的地方。
落地式茅屋建蓋方法比較簡單,男子都會蓋房子,通常是選好地基后,栽20棵木樁叉,用三根橫梁搭在木樁叉上,然后用交叉的形式放上若干條椽木,壓上用竹制成的壓條,鋪上茅草,四面用竹篾芭或用蘆葦編織的蔑芭圍起來作圍墻就行了。住房一般是三室,進門多設置在中間一格,進門就是神桌,左邊一格設兩張床,兩床之間有一火塘,右邊一格堆放糧食和其它東西。糯福壩卡是拉祜西的大家庭,住的是掌樓房,房內的格數又按家庭內小家庭成員的家數劃分。房內設置火塘,一般是一個小家庭一個火塘,也有兩家一個火塘,但各分一個陶鍋煮飯。
關鍵詞: 拉祜族居住 拉祜族 拉祜族聚居 拉祜族含義 拉祜族的住房 拉祜族分布 拉祜族風俗 拉祜族語言 拉祜族文字 拉祜族的服飾 拉祜族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