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環保意識和行為的現狀是什么?
第一,幼兒自覺保護環境資源的意識不容樂觀。
幼兒自覺保護環境資源的意識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由于幼兒社會經驗較少,對事物的認識不全面,因此是非觀念不明確,幼兒不知道哪些行為是環保行為,哪些不是。
二是有部分幼兒知道某種行為是環保行為,是可取的,但就是不愿意去做。
三是有些幼兒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幼兒,各方面的意識和能力還處于萌芽階段,因此就更談不上會有穩定的環保行為了。
第二,幼兒對廢舊物品的再利用情況有待加強。
廢舊物資即陳舊(閑置)的東西,或廢棄的,可以作為再生資源的可回收利用性。例如,幼兒對各種廢舊包裝袋的處理方式會有以下幾種情況。絕大多數幼兒采取扔在垃圾桶里,隨手扔掉和偷偷扔在隱蔽處均較少,但只有少數的幼兒能夠利用廢舊包裝袋制作玩具。可以說,幼兒對于最基本的環保意識是有的,但是對于這些隱性的資源的再生和再利用等認識還需要加強。
如何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在環境創設中培養幼兒環保意識
教育環境與幼兒的身心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的教育環境應該圍繞教育目標、根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結合教育主題及季節特征,及時的對原有環境進行適當的調整;我們可以將環保教育滲透到語言教學、社會教學、藝術教學等五大領域中進行。
在一日活動中滲透環保意識的培養
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可用來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如每天的一餐一點中,在培養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同時,結合教育活動,進一步對幼兒進行節約能源教育。
在“節日活動”中滲透環保教育
節日是幼兒生活的一部分,是教育幼兒的有利時機;幼兒園開展節日活動,對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尤其是環保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如:3月12日植樹節,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植樹節、春秋游、6月5日世界環境日,我們都可以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日?;顒又?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中,要隨時隨機地教育幼兒愛護環境衛生,節約水資源。比如,隨時提醒幼兒不亂丟垃圾廢物;輕輕地搬動桌椅,不大聲吵鬧;講衛生勤洗手,不玩水;不破壞草坪;保護益蟲益鳥等等。久而久之,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就水到渠成了。
父母要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榜樣,用好的行為影響幼兒。
幼兒具有模仿性強和易暗示的特點,成人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他們。往往父母喜愛的幼兒也都喜愛。因此父母的榜樣作用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