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的稅收是怎樣征收的呢?
商鋪和辦公樓都屬于商業地產,與住宅地產無關。也就是說貸款各方面都不一樣,按照現階段要求首付不低于五成,利率比同期商業貸款基準利率高1.1倍,但是最長貸款年限只有10年。并且住宅貸款無關聯,也就是會造成雙份月供。在商鋪稅收方面,會按照買入合同金額征收3契稅和0.05的合同印花稅。作為二手商鋪的在進行買賣,下一個買入還要增加0.5的交易手續費。但是賣出的稅收就比較復雜了。第一,就會按照買賣合同差價的5.65作為營業稅及附加。第二,是土地增值稅。按照買賣差價與原買入價計算得到利潤率,分為不同的檔次計算:小于等于50,稅率為30;大于50小于等于100,稅率為40;大于100小于等于200,稅率為50;大于200,稅率60。在扣除了營業稅和土地增值稅后,剩余的凈利潤再按照20征收所得稅。一般業內估計商業地產賣出稅收時,以買賣差價的40左右計算,誤差不大。
商鋪租賃稅由誰承擔?
商鋪租賃稅由出租人承擔。商鋪進行出租時要向當地稅務機關按月繳納租賃稅,商鋪租賃稅的征稅依據是以租金為基礎計算,按照一定的標準組織征收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房產稅、個人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地方教育附加。
征稅主體可以直接在國家電子稅務局系統進行納稅繳費申報,對于個人主體出租住房不區分用途,就是不分商業使用還是居住使用,統一按照規定在3%的征稅率的基礎上減半征收營業稅,按4%的征稅率征收房產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