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十月是石榴成熟上市的季節,石榴寓意著紅紅火火,多子多福,因此也成為了人們的送禮佳品。說起石榴,還有這樣一個小插曲,1986年,突尼斯與我國建交時贈送了石榴樹苗6棵,經過多年的培養,成為了石榴的最優品種,并被命名為突尼斯軟籽石榴。所以現在市場上不僅有硬籽石榴,還有改良的軟籽石榴。
(資料圖片)
石榴除了果實深受人們喜愛,石榴花也是紅中帶橙,鮮艷萬分。據說古代年輕女子用來扎染紅裙的顏料是從石榴花中提取而成,石榴裙也由此得來。除了做染料,石榴花也可入藥。《本草綱目》早有記載:“石榴花陰干為末,和鐵丹(即鐵粉)服,一年變白發如漆。干葉治心熱吐血,又研末塞鼻止衄血。” 《分類草藥性》收載:治吐血,月經不調,紅崩白帶。湯火傷,研末,香油調涂。”可見石榴花還可用來治療一些出血疾病和婦科疾病。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石榴的另一個常用入藥部位,即石榴的干燥果皮——石榴皮。
石榴皮的功效主治
《中國藥典》2020版記載,石榴皮性溫,味酸、澀。歸大腸經。具有澀腸止瀉,止血,驅蟲的功效,用于久瀉,久痢,便血,脫肛,崩漏,帶下,蟲積腹痛。
石榴皮的炮制加工品
《雷公炮炙論》曾記載:“凡使石榴皮、葉、根,勿令犯鐵(與含鞣質有關)。若使石榴殼,不計干濕,先用漿水浸一宿,至明漉出,其水如墨汁,方可用。”現代藥典收載的炮制方法則簡單許多,將鮮的石榴皮除去雜質后,洗凈,切塊,干燥即可。另有石榴皮炭其收澀力強,用于久瀉久痢,崩漏。
石榴皮的藥理研究
石榴皮占石榴總重量的20—35%,目前,在石榴皮中已經鑒定出了40多種成分。其中石榴皮中的鞣質類化合物含量較高,以水解鞣質為主,其成分包括鞣花酸、沒食子酸、安石榴林、安石榴苷等,具有收斂止血、抗菌消炎等藥理活性。楊紅澎等通過對比研究出鮮石榴皮中綠原酸、總花青素、維生素C含量均高于干石榴皮,而多酚的含量則是干重的10.4%-21.3%。廖翠怡等也發現石榴皮水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好的體外抑菌效果。朱明芳教授研究發現石榴皮多酚在體外有抗菌、抗瘢痕、調脂、保濕等作用,便以石榴皮、忍冬藤、白芷、等為基礎方研制出了治療痤瘡的面膜和中藥抗痘香皂。
含石榴皮的小驗方
石榴皮15克,肉豆蔻(麥麩煨)5克,二者粉碎成細粉,水煎服或沖服, 常用于治療脾胃虛寒性腹瀉。
石榴皮、檳榔各等份,粉碎成細粉,溫水沖服,每次 10 克(小兒服用量酌減), 每日 2 次,連服2天。可用于驅蛔蟲、 絳蟲等腸道寄生蟲病。
石榴皮、白頭翁、馬齒莧、車前草各15克,加水煎煮服用,每日3次,連服3日為一個療程。可治療慢性痢疾。
石榴皮炭粉碎成細粉,搽于患處,每日2次,或加青黛少量同用,治療口腔炎、口瘡。
以上驗方請在中醫師或中藥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版權屬于上海藥訊,配圖來自網絡,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