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澗生態園是什么樣的景區?
白馬澗生態園位于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西部,是蘇州西部旅游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7平方公里,是整個高新區的一塊原生態“綠肺”。離市中心16公里,區域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經濟發達,由國內著名的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高標準、高起點、和諧統一,內分六個功能區(四個自然風景區和兩個大眾休閑區)。規劃定位為蘇州城區內的自然生態型休閑度假區,突出生態園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特點。
白馬澗生態園的歷史文化底蘊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春秋戰國時乃吳王的養馬之地,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之處,如今尚有飲馬池、謝越嶺等遺址。龍池風景區內人文景觀眾多,通往龍池的小道為古御道,道兩側有清乾隆當年的行宮遺址、明朝文學家趙宧光題刻的千尺雪、壽星石,明末清初大書畫家徐枋的澗上草堂及洗心泉,還有云谷飛瀑、乾隆御碑、尋馬亭、水濱步道、天工石韻、十里木棧、游泳池等,做到人文與自然相結合,歷史與現代相結合。2002年,生物學家在龍池里發現了有5.5億年歷史的活化石~~桃花水母,龍池的自然價值不言而喻。
白馬澗生態園有什么景點?
秀水
山水匯龍池,池為澗之源頭。蕩漾池畔,移步換景,或鶯啼柳綠,或溪水潺潺。水是龍池風景區的精華所在。 上游為龍池,又名勝天水庫,重建于1952年,為原蘇州地區乃至江蘇省建庫最早的水庫。湖面面積20000平方米,容積水量約80000立方米。屬天然雨水和山泉,水質清澈,無污染,是歷年來游泳的最佳場所。三山相擁,乾隆御碑題曰"明鏡漾云根"。臨水的有水濱步道、天工石韻、十里木棧,其中水濱步道是龍池風景區乘涼、觀景的中心位置,面朝龍池,放眼望去,山水盡入眼簾。
中游鳳潭水面面積11200平方米,可乘竹筏休閑。中游溢水形成云谷飛瀑,瀑布面寬40米,自然溢水加人工循環,瀑布場面宏偉壯觀,是令人最賞心悅目的地方。
龍池風景區下游為白馬澗溪澗,水面面積10000平方米,水深50厘米以下,曲曲折折,一步一景,可供游人戲水、觀光。
靈山
三山相擁白馬澗,天地靈氣聚龍池。山不算高,卻為空靈寧靜之境。登高遠眺,更有諸多歷代文人墨客觀峰留墨跡,移步贊佳境。是春秋吳王養馬之處,清朝乾隆六次下江南行宮所在,現代旅游休閑勝地。
幽林
青山綠水孕翠林,都市"綠肺"洗心塵。園內有梅林、松樹林、柏樹林、李樹林、銀杏林、桂花林、竹林、 香樟林、楊梅林、石榴林、植物迷宮、原生態林,樹種繁多,是學校學生、游客熟悉自然植物的大學校。
龍池風景區的秀水、靈山、幽林猶如天堂仙境,被人們俗稱為城市中的世外桃源,是學生、市民、白領及各界人士旅游休閑的最佳場所,是企業團體舉辦各類文化活動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