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是一種計算機科學領域的較簡單的排序算法。它重復地走訪過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較兩個相鄰的元素,如果順序(如從大到小、首字母從Z到A)錯誤就把他們交換過來。走訪元素的工作是重復地進行,直到沒有相鄰元素需要交換,也就是說該元素列已經排序完成。這個算法的名字由來是因為越小的元素會經由交換慢慢“浮”到數列的頂端(升序或降序排列),就如同碳酸飲料中二氧化碳的氣泡最終會上浮到頂端一樣,故名“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是什么?
1.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就交換他們兩個。
2.對每一對相鄰元素做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后一對。在這一點,最后的元素應該會是最大的數。
3.針對所有的元素重復以上的步驟,除了最后一個。
4.持續每次對越來越少的元素重復上面的步驟,直到沒有任何一對數字需要比較。
冒泡排序常規算法步驟是什么?
(1)第一趟第一次比較:首先比較第一和第二個數,將小數放在前面,將大數放在后面。
(2)比較第2和第3個數,將小數放在前面,大數放在后面。
(3)重復步驟(2),直到比較到最后的兩個數,將小數放在前面,大數放在后面,第一趟排序完成
(4)在第一趟比較完成后,最后一個元素一定是數組中最大的一個數,所以在比較第二趟的時候,最后一個數是不參加比較的。
(5)在第二趟比較完成后,倒數第二個數也一定是數組中倒數第二大數,所以在第三趟的比較中,最后兩個數是不參與比較的。
(6)依次類推,每一趟比較次數減少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