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是什么樣的景區?
金佛山(Jinfo Mountain),又名金山,古稱九遞山,位于重慶市南部邊緣南川城區之南,屬大婁山脈北部盡端,主峰風吹嶺是大婁山脈的最高峰,海拔2238.2米。金佛山與珠穆朗瑪、瑪雅文明,古埃及金字塔同處于神秘北緯30度附近,有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生物多樣性、佛教文化三大奇觀。
金佛山由金佛、柏枝、箐壩三山組成,范圍包括南川區整個南部地區,總面積1300平方千米,占南川區總面積的一半,其中風景名勝區規劃面積441平方千米,核心景區面積66平方公里。金佛山自然景觀主要有懸崖絕壁、峽谷、奇峰、溶洞、生態石林、泉瀑以及氣象景觀。
金佛山地質構造屬新華夏構造體系,出露地層均為沉積巖。地貌特征為深切中山臺地和低山峽谷,屬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
金佛山氣候濕潤多雨,年日照時數1079.4小時,最多的1963年達1573小時,最少的1974年1023小時。海拔1905.9米地段年平均氣溫8.3攝氏度,7、8兩月平均氣溫17.8攝氏度。
金佛山上有什么景觀?
金佛晚霞
金佛晚霞為清代、民國年間“南川八景”之首。金佛山中山臺地東、北、西三面絕壁綿延不斷,長約60千米,相對高差200~300米。從北至西的絕壁上,依次有仙女洞(進口和出口)、古佛洞、靈官洞、燕子洞5個巨型溶洞口,縱觀全景壯麗輝煌。北面絕壁,與主峰風吹嶺及相鄰山頭組合形成形似睡佛的山影,每當夏秋晚晴,在落日斜輝映照下山巖崖石金碧輝煌,如一尊金身大佛散發萬道霞光,金佛山由此得名。晴好天氣,遠在南川城區,近在磨子巖至白果林沿線可觀賞此景。
碧潭幽谷
碧潭幽谷位于金佛山西麓,系石鐘溪上游。峽谷長約4千米,前段2.5千米較平緩,兩側陡壁高150~600米,寬5~15米,海拔近700米;后段1.5千米逐步升高,海拔升至1300余米。其中碧潭泛舟,人工筑壩成潭,潭最深處6米,最寬處40米,面積1公頃。向上依次有蛙鳴橋、怡心亭、玄龜迎客、串珠潭、連升橋、龍爪關、會仙閣、雛鳳橋、仙樂亭、亂石溪、紅楓秋艷、霜葉橋等景觀。碧潭幽谷盡端與金佛山西坡登山步游道銜接,從入口至牽牛坪總長4千米,是西坡步行登山的最佳通道。
錦屏峰
錦屏峰位于頭渡鎮玉林村半山平緩處,有巖壁高聳為峰,低處缺而為壑,總計六峰五壑,下有裸巖長約3000米將其連為整體,峰巖下林木蔥蘢,林木四季色彩變幻,儼然一幅巨大的屏風橫列于金佛山南面門戶。
鷹嘴峰
鷹嘴峰位于高穴子南約2000米處,海拔1600米左右。三峰并聯,北側石峰高約300米,山峰裸巖面東,頂部突兀,形似巨鷹頭部鉤狀尖嘴,巨石有凹陷處似鷹眼,石峰兩側各有小山頭及斜坡緊連,恰似翅膀。峰脊和小山林木蒼翠,石峰下部巖體灰白壁立,似鷹胸腹。
金佛洞
金佛洞位于牽牛坪西。1997年12月,中英聯合探險隊曾數次探測,已測長度近12千米,未探完,最寬處130米,總面積9萬余平方米。入洞斜下,從斷壁處木梯轉折下至洞底,前有鐘乳石酷似佛身,高20余米,“金佛洞”由此得名。洞內硝泥、坑灶、地鋪隨處可見,系古老的地下制硝工場,規模巨大,屬世間罕見。其岔洞若迷宮,鐘乳密集,地下溪水潺潺,有支洞形成天然環線至木梯處,可返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