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云岡區張留莊村的趕集現場。大同市新聞中心 提供
鄉村集市除了周邊地區農戶參與,越來越多的城里人也加入到“趕集”隊伍中,把趕集當成另一種休閑方式。家住市區的王娜林聽說每月15日有集市,專門開車來買菜和家禽。
在張留莊村村委會門前,集市攤點有序地呈丁字排開,時蔬干貨、服裝鞋帽、日用百貨、生熟肉制品等貨物一應俱全。街窄、人多,從街頭到街尾,在人群中一路擠過去,各種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集市上,在家門口賣農產品的村民不少,尤其是自種自養的綠色蔬菜、禽類肉類很受歡迎,既豐富了消費者的“菜籃子”,也增加了農民的“錢袋子”。除了賣東西,更多的村民來趕集買東西。家離得遠的,一次會買齊一周所需的物品;離得近的,也要來趕個熱鬧,就算什么物品也不買,也要在集市上吃飽喝足了再回去。
“農村沒有大型超市,村與村之間交通也不方便,在約定的時間、約定的地點持續性地聚集并進行商品交易,可以方便村民們趕市購物。”張留莊村負責人表示,趕一次大集能夠儲備不少生活必需物資。如今,雖然網購越來越方便,但是鄉村集市作為農村農副產品集散流通地,并沒有因現代快捷的網購購物方式而變得冷清。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背景下,基于鄉土特色文化挖掘的農村集市培育及其持續運營,已成為張留莊村拓寬農民就業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載體,也是展現新時代鄉村美好生活的重要窗口。(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