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贏了!不用看回放了!”“我的眼睛就是尺”……北京冬奧會開賽以來,觀眾們在欣賞到冰雪競技的“速度與激情”時,也被幽默的解說點燃激情。
事實上,無論是守在轉播屏幕前的觀眾,還是身處演播廳的解說員,亦或是現場的裁判員,之所以能“零時差”“無死角”地觀看這場冰雪競技盛宴,都離不開硬核科技的支持。
借助超高清攝像技術,裁判對選手們在賽場上的一舉一動了然于心,從而做到不犯規就不會被判罰,彰顯了奧林匹克公平、公正的精神。那么,比賽中那些轉瞬即逝的精彩瞬間是如何被捕捉的?
“獵豹”攝像機系統。圖片來自:央視視頻截圖
近些年,短道速滑技術委員會在比賽中引入獨立的裁判系統攝像機,大量采用視頻仲裁手段,來提高裁判評判的公正性和精準性。
“裁判攝像系統依靠地面的固定攝像機拍攝,包括多機位視頻記錄和慢動作重放系統,通過精準拍攝,能夠記錄每個運動員或者每一圈比賽的信息,并且能以慢動作模式細致分析運動員的每一個動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特種設備科負責人趙偉介紹,以前評判都靠裁判的肉眼觀看,有了專門的仲裁攝像機后,如果出現爭執,便可啟用視頻仲裁,體現了仲裁系統的技術革新,保證比賽公平公正。
此外,為了給觀眾提供更多角度比賽的精彩畫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自主研發的“獵豹”攝像機系統”,也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中發揮重要作用。該系統不僅能實時跟蹤運動員的位置,還可以根據轉播需求,實現加速、減速、超越等動作,靈活捕捉比賽畫面。
據介紹,該系統是由陀螺儀軌道車和360米長的U型軌道組成的龐大設備,占據了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賽道的最外側。之所以被命名為“獵豹”,是因為它有著名副其實的速度,相對于速滑運動員可達到每秒15至18米,約等于每小時50公里,頂尖運動員速度可達到每小時70公里的速度,“獵豹”的設計技術標準是更高的每秒25米,約等于每小時90公里。
“‘獵豹’系統的優點遠不止如此。”趙偉介紹,它還用擁有解剖瞬間的“黑科技”,也就是通常理解的“時間切片”。
此外,首都體育館也啟用了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冬奧超高清8K數字轉播技術與系統”,該系統可以實現花樣滑冰、短道速滑等賽事的8K轉播觀賽。
據了解,8K是目前世界上電視播出技術最高標準,8K電視節目畫面分辨率可達7680x4320像素,可以帶給觀眾更真實、更震撼、沉浸式的體驗。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項目技術負責人馬悅介紹,冬奧會期間,冬奧超高清8K數字轉播技術與系統項目,集中了我國8K數字轉播技術系統領域的研究優勢,以8K的視角,呈現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將會給全球觀眾帶來一場震撼的視覺盛宴。(王連香綜合自央視網、北京日報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