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廣州地鐵22號線首通段(番禺廣場至陳頭崗)正式開通運營。根據規劃,該線路未來將向北與芳村至白云機場城際項目貫通運營,向南經東莞與深圳銜接,率先連接起廣州、深圳兩大都市圈。
廣州地鐵22號線首通段開通后,廣州地鐵運營總里程將達到607.6公里,車站增加至294座,成為全國繼上海、北京后第三個突破600公里的城市。專家認為,22號線開通,未來廣州、深圳兩個超大型城市聯系更加緊密,拉通了廣佛和深港兩大都市圈,人流、信息流等要素流通更加暢順,這將激發巨大的經濟活力。
據廣州市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至“十四五”期末,廣州城市軌道(地鐵+有軌電車)通車里程將超900公里,其中地鐵通車里程力爭達到860公里以上。中心城區軌道交通站點800米半徑人口覆蓋率不低于65%。
據悉,廣州地鐵22號線未來將串聯南沙客運站、廣州火車站、廣州白云站、廣州南站等鐵路樞紐與白云國際機場3座航站樓,實現“海陸空”樞紐間互聯互通;實現空港經濟區、白云城市中心、白云湖數字科技城、白云樞紐片區等與廣州主城區的快速聯系;實現廣州市中心與白云機場30分鐘、南沙與白云機場45分鐘通達。在已開通的軌道連通線路基礎上,廣州通過地鐵、城際、高鐵網絡,與東莞、深圳、江門、中山、肇慶、珠海、澳門、香港等城市實現快速連接。
“國鐵系統、城鐵系統、地鐵系統是以往連接城市之間的三種主要鐵路系統。”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袁奇峰介紹,大灣區正在打破三個系統的邊界。(駐穗記者 張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