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29日,隨著關鍵控制性工程達洪江水庫高架大橋右幅半幅順利貫通,巴平高速公路迎來了全線半幅貫通的突破進展!這一突破打通了路面施工斷點,為后續施工材料運輸等提供便利,向今年年底建成通車發起沖刺。
達洪江水庫高架大橋全長449米,橫跨達洪江二級水源保護地生態環境嚴控區、生態敏感區,環水保要求高,且橋址位置地勢山高谷深,施工材料運輸艱難造成施工不便。該高架大橋涉及水下樁、水上承臺、空心薄壁墩等結構,水深達26米,水下作業困難,施工工序復雜,施工難度大。特別是今年受雨天天氣頻繁影響,達洪江水位上漲導致無法施工水上承臺,嚴重影響整體施工進度,成為項目建成通車最大的制約點。
在面對環水保要求高、工期進度緊張的層層壓力下,巴平高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環保理念,積極應用“四新”技術,在施工過程中,橋梁沖孔灌注樁應用“黑旋風”泥漿凈化器、橋梁空心薄壁墩液壓爬模系統、樁基成孔超聲波檢測技術、樁頭環切法施工工藝、防撞護欄施工臺車、橋面全斷面激光攤鋪機等26項“四新”技術。通過招標委托專業機構,專項動態監測項目水土保持工作,定期監測水土保持措施和防治效果并形成報告,借助外部力量保護水土資源,打造綠色生態公路。
面對重重困難,巴平高速堅持黨建引領,成立橋梁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先鋒黨員和團員沖在一線、攻堅克難,采取了多項舉措全力推進,一是北投集團、新發展集團領導現場調研,著力推進該大橋重難點工作,并邀請專家團隊制定水下承臺施工專項方案,合理優化施工工序,群策群力集中力量解決難點堵點;二是嚴抓大直徑水下樁基、薄壁空心墩柱、箱梁等施工質量,標準化規范化打造橋梁工程品質;三是嚴控橋梁水下、高空作業施工安全,做好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控制,保障橋梁安全施工;四是勇于克服工期緊、水庫水位上漲、施工技術難度大等難題,采用承臺鋼吊箱施工方案,優化施工組織及資源配置,快速推進橋梁施工,奮力實現全線半幅貫通。
巴平高速搶抓大干三季度,穩住持續向好的建設態勢,目前累計完成形象投資111.90億,占預算總投資138.58億元的80.75%。項目路基、橋涵工程基本完成;隧道僅剩53.6米實現全線貫通;路面工程完成墊層88%、底基層79%,基層59%,面層25%,預計今年11月底實現全幅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