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獲悉,今年9月“綠色出行宣傳月”期間,北京交通將繼續開展“牽手文明綠色同行”系列主題宣傳活動,積極營造綠色、暢通、文明的交通出行環境。9月2日,首場“自行車回歸城市”主題宣傳活動在北京汽車博物館舉辦,倡導市民參與到綠色出行、文明出行行動中。
近年來,北京市堅持“慢行優先、公交優先、綠色優先”交通發展理念,從“以車為本”向“以人為本”轉變,大力倡導和推進慢行系統發展,鼓勵市民更多采用“步行+自行車騎行”方式出行。2021年,北京中心城區慢行交通出行比例達47.8%,創近10年來新高;市民慢行出行意愿持續提升,在新街口外大街、天壇東路等51條道路,早高峰騎行量每小時超過3000輛次,自行車出行已回歸城市,成為市民“最后一公里”通勤的重要方式。
今年,北京慢行系統品質提升工作以服務通勤出行為主線,兼顧休閑健身等功能,保障多樣化慢行出行需求。北京積極開展路口及立交橋區治理,打通通勤節點,通過增設安全島、調整路口斷面結構、優化交通流線組織、加強交通秩序管理等措施,保障路口自行車和行人過街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繼續推進慢行系統與濱水綠道融合,改善城市河湖濱水慢行系統,推進100公里朝陽綠道連通工作。結合自然資源和人文歷史文化資源,全市年內計劃建設21條“漫步北京”文旅騎行線路,配套提供自行車驛站、游玩導覽圖等服務,鼓勵市民及游客“慢游”京城。
共享單車的規范發展,在服務市民綠色出行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以來,北京市共享單車累計騎行量已超6億人次,日均騎行量228.13萬人次,同比增長約13.6%。全市大力推廣電子圍欄技術,規范車輛停放秩序,1186處停放區已利用衛星定位、藍牙道釘等技術實現“電子圍欄入欄管理”,密云、門頭溝、延慶、平谷等區已實現全域“電子圍欄入欄管理”,重點軌道交通站點已實現電子圍欄監測管理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