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南昌南管理中心路面專項養護工程開工以來,針對路面專項施工交通組織難度大、施工作業交叉多、運營安全風險高、車輛擁堵時間長、施工質量控制難等一系列管理難題和短板,多措并舉,創新思路,找準切入點,不斷推進專項工程施工提質升級。
養護管理新模式
為全面減少封道次數、統籌開展養護施工、提升養護工程質量,南昌南管理中心東鄉養護所以解決道路保暢和養護之間的矛盾為導向,對新形勢下大流量特殊路段的養護施工作業模式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以滬昆高速梨溫段鷹潭樞紐至梨園段為試點,在不中斷交通的前提下,由交警部門配合采取就近樞紐適時分流和收費站實時限流的交通組織方式,投入4個施工單位采取單向封閉單車道同步集約化施工,將原本計劃持續45天、封道300余次的施工任務壓縮到5個有效工作日內完成,施工效率較常規養護模式提升15倍。通過將日常小修、路面保潔等與路面施工同步進行施工,既減少了二次道路封閉產生的投入,又降低了道路封閉帶來的安全風險。有效破解了大流量等特殊路段的養護施工作業難題。通過集約化試行實踐,目前已在全所范圍內的開展多次日常養護集約化施工。
安全管理新理念
堅持“三管三必須”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推行“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齊下養護安防新體系。一是人防方面。嚴格按照安全責任界定和定點看護原則,施工單位按合同要求組建強有力的安保隊伍,負責養護作業全過程的安全管控;監理單位嚴格落實現場旁站,加強養護作業全過程的安全管理;項目管理部實施動態巡查監管力度制度,實施全方位的施工安全監管。二是物防方面。堅持超前預防、源頭防范和落實監測防范的原則,全面摸清道路施工隱患點,在每個施工點設置“預警精靈”和聲光電設備,提示過往車輛在經過養護作業路段時減速慢行、謹慎駕駛。三是技防方面。利用無人機高空巡查、語音安全員智能預警、預警精靈隔空投送等多重創新措施,切實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質量管理新做法
制定 “安全零事故、質量零缺陷、進度零拖欠” 的管理目標,落實了“1+1+1+1”的全覆蓋管理模式(工程處+總監辦+第三方+設計代表)。一是施工準備階段各方重點監管施工原材料的質量和配合比的優化,全程參與料源選定工作,嚴把原材料進場關,反復進行了配合比驗證。二是進入施工階段,堅持現場管理工程師+監理員全程旁站制度,對施工工序、工藝定標定要求,及時發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現場整改及時糾偏。三是各檢測單位大幅提高混合料和現場檢測指標的抽檢頻率,確保施工質量滿足規范要求。在管理手段上,項目管理部堅持現場巡查+總監辦監管+第三方飛檢相結合的原則,從源頭抓起,堅守關鍵指標紅線原則,高度重視第三方周報內容,對項目建設中存在的質量隱患問題,做到發現一起就處理一起,堅決零容忍。
通過落實項目全覆蓋管理模式,形成前場施工全程監管、后場生產全面掌控、試驗檢測同步開展、合同管理及時規范的全覆蓋、無死角的良好局面,保證了項目建設源頭上不出問題,過程中少出問題,結果上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