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750公里的航空發動機YCUAV56、國內首臺燃氫發動機YCK05H、零部件全部國產化的燃料電池系統……近日,在廣西2022年“質量月”活動啟動之際,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玉柴)舉行了一場高質量發展成果展,全方位展示這家老牌動力企業在客車、中重型卡車、船舶等動力領域的精尖技術成果,揭秘其背后的研發制造實力、服務保障能力。
傳統和新能源動力賽道并舉
發動機被公認為汽車的“心臟”。在成果展現場,燃氫發動機、燃料電池系統等氫能動力創新成果悉數亮相,IE-power混合動力總成、搭載智能駕駛系統的拖拉機等農業機械及工程機械動力產品整齊排列。“這些產品見證著玉柴的自主創新、轉型升級進入了全新階段。”玉柴股份黨委書記蔣飛介紹。
【資料圖】
聚焦交通運輸行業,作為我國首家產銷量突破1000萬臺的老牌動力制造企業,玉柴在傳統客車、中重型卡車動力市場份額多年持續居行業首位。面對新能源動力等新風向,玉柴積極把握發展機遇。2021年,玉柴發布全新發展戰略——“1235戰略”,“1”個目標是2025年動力單元銷量超過100萬臺、收入超過700億元,“2”個賽道指傳統動力與新能源動力并駕齊驅,“3”個方針是做全、做新、做強產品,“5”大保障是多措并舉不斷提升研發力、制造力、營銷力、服務力、品牌力。
特別是針對當前熱門的氫能汽車領域,玉柴提前布局,已先后推出氫燃料電池系統、燃氫發動機。此次展出的YCK05H燃氫發動機是我國首臺商用車燃氫發動機,可適用于公交、環衛、物流等場景。“燃氫發動機具有零排放特點,符合我國‘雙碳’發展戰略。”玉柴相關負責人介紹,相較其他新能源動力,燃氫發動機可延用傳統發動機企業現有產線、供應體系,是內燃機行業落實“雙碳”目標的重要技術路線之一。
科技成果高產的背后是玉柴對研發的持續高投入。據介紹,截至目前,玉柴建立了玉林、南寧、蘇州、歐洲四大研發基地,并在英國、奧地利、北美等地區設置聯合研發中心,擁有各類研發人才2000多名。“十三五”時期,其研發投入占主營產品銷售額的6%以上,系統掌握了噪聲控制、高熱效率開發、智能控制系統等核心技術。
今年以來,玉柴在牽引車、起重機、攪拌車、礦用車等動力市場實現新突破,發動機綜合市場份額逆勢增長。5月,玉柴再次獲得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繼2020年、2021年后連續第三年獲此獎項。
智能生產線自動化率達80%
走進玉柴國六智能生產車間,只見智能配送小車沿著生產線運送零件,配合機械手有序作業。據介紹,該國六發動機智能生產線是玉柴歷時3年、投入近30億元建成的,裝配了桁架機械手、重載機器人、整機試漏和冷測試臺架等先進設備,實現加工過程中自動檢測、自動補償修正,工序自動化率高達80%,被稱為“燈塔工廠”。
“隨著3D打印等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以及一大批技藝精湛的工匠加持下,‘燈塔工廠’為玉柴實現個性化市場需求精準響應、資源動態配置、業務高效協同打下堅實基礎。”玉柴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工廠通過鑄造、加工、裝配全過程自動化,可大幅提升發動機的加工精度。其中關鍵加工尺寸精度等級達到0.001毫米,鑄件壁厚偏差小于0.75毫米,有效確保發動機制造過程中的質量。
車間墻上張貼的“不接受、不制造、不傳遞缺陷”條幅,是玉柴對產品質量的嚴要求。在這里,人人都是質量負責人、質量衛士。據了解,在發動機研發環節,玉柴通過設立NVH(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測試間、燃氫發動機測試間等研究室與大數據分析室,基于用戶需求與整車廠進行合作,開展充分的道路試驗,打造更符合實際需要的動力產品。
不僅如此,玉柴還切實把質量管控貫穿于售后服務在內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目前,玉柴已在全球授權建立5000余家專業服務網點、6000家配件中心;在全國30條物流干線提供專網保障,覆蓋近300座城市,平均服務半徑為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