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老人家,不要急。”在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客運段值乘的K572次列車上,有兩名到北京的老年旅客查不到核酸檢測記錄。列車長鄭海珠邊安撫旅客邊分析原因。經與其家人電話溝通后,鄭海珠通過醫院公眾號和“皖事通”App查到了核酸陰性證明,并細心地為兩位老人家調換鋪位。
這是鄭海珠的工作日常一幕,18年來,她服務重點旅客萬余人。“傾盡所能站好每一班崗、做好每一件事,這是為自己負責,也是對身邊人的感謝。”鄭海珠始終躬身踐行著這句座右銘。
2004年,鄭海珠入職福州客運段。第一次跑車的她發現一名身高超過1.2米的小旅客未買車票,在與家長溝通時發生了沖突。隨后,列車長及時趕到安撫旅客,并順利完成補票工作。
“補票的時機不對、態度硬邦邦、被懟之后既著急又心慌,拿規章壓旅客!”事后,列車長細心地給鄭海珠分析原因并告訴她,客運服務是門藝術,必須用腦、用心、用情。從此,用腦、用心、用情服務就成為鄭海珠的追求。
2008年,鄭海珠憑借優異表現當上列車長。時逢K572/1次車創建優質品牌“紅古田號”,鄭海珠帶領車班職工,把“微笑、滿意、紅古田號永遠的追求”貫徹到實際工作中,把“紅古田號”打造成老區通往北京的“紅色文化長廊”。2012年,“紅古田號”列車被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授予黨內優質品牌稱號。
工作十多年來,鄭海珠最大的“寶藏”就是對旅客的滿腔熱忱。她帶領班組推行親情服務、信息服務、站立式服務、友情提示服務、無干擾服務、便民服務6項特色服務,極大提升了客運服務質量。
2019年,一位旅客在列車上突發腦溢血,鄭海珠帶領車班同事妥善應對,在泰和站臨時停車,患病旅客被及時送往醫院,經過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
一年后,這位旅客的兒子專門給鄭海珠打來電話:“我爸爸今天恢復了意識,全家都很高興。老人家講話還不太利索,囑咐我一定要向您道謝!”
鄭海珠說:“那一刻既高興又感動,我們只是做了些分內事,卻能讓旅客溫暖、銘記很久,再苦再累也值了!”
盡管已承載許多榮譽,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鄭海珠依然感到至高無上的光榮。她表示,今后將保持初心,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在“紅古田號”品牌列車上繼續傳承紅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