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傍晚時分,外出散步的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花橋港村村民陳女士順道來到離家不遠的超市,在門口的貨架取了兩件包裹。“我現在成了鄰里的‘網購專員’。”陳女士說,村里的超市有了驛站功能,上網淘點生活用品和農具方便多了,不會網上購物的鄰里都找上她。
陳女士的便捷生活并非個例。近年來,益陽探索出“一網多用、一站多能、多點合一、深度融合”的客貨郵融合發展模式。益陽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正才介紹,得益于此,桃江縣今年進村快遞量由1月的11萬件提升到9月的18萬件。
227個村級網點全部鋪設
去年4月,桃江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服務試點推廣工作,城鄉客運企業通過節點網絡共享、末端線路共配、運力資源共用等方式,推動客貨郵深度融合。“我們跟10多家快遞企業簽訂協議,在湘運桃江汽車站內改擴建近3000平方米的城鄉客貨郵分撥中心,具備分揀、收發等功能,經過改造的客車將貨物捎帶至各村驛站。”桃江縣城鄉客運有限公司總經理伍曉群說。
走進桃江縣康家村批發站,臘魚、臘牛肉等熏制品映入眼簾。老板娘謝球花正用手機給商品錄視頻。“我沒事就愛拍點視頻,給自己的熏制品打打廣告。深圳、東莞的客戶當天下單,通常第二天就能收到貨物。”謝球花說,以前發貨要開半小時車去縣城投遞。去年7月,客貨郵專線開進康家村,謝球花也開啟了“即下單即派發”的銷售新模式。
桃江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方銀飛介紹,目前全縣共開通城鄉客運線路61條,投入運力212輛,建制村覆蓋率達100%,227個村級網點全部鋪設完畢,配送時效由2.5天縮短至1天。
分撥中心日分揀能力達2萬件
客貨郵融合,有兩個關鍵節點不容忽視:一個是承接下行貨件“最后一公里”和上行貨件“最初一公里”的村驛站,另一個是連接村驛站和縣級城鄉客貨郵分撥中心的客貨郵專線。
桃江縣部分驛站與村商超、服務中心等原有功能區融合,以商超門面為基礎的驛站,僅需額外添置貨架、貨袋、標牌、監控等設備。“驛站老板每收取一個下行件,我們就補貼對方2角,一個月保底補貼100元。上行件按郵費的20%進行補貼,司機同樣享有補貼。”伍曉群介紹,客運公司根據每位司機的發車趟次表,制定相應的取貨時間表,特定時間段內由特定司機到總倉取貨,保證24小時內送抵驛站。
目前,湘運桃江汽車站客貨郵分撥中心已配備掃描儀一臺,貨件信息錄入效率較人工提升約12倍,日分揀能力可達2萬件。此外,桃江縣城鄉客運有限公司還開發了“走么”管理系統、“鄉村好運”微信小程序等,滿足司機端、驛站端與客戶端掃碼驗件、查詢物流軌跡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