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贛鄱大地,風光旖旎、瓜果滿園。行走在干凈整潔的農村公路上,一排排整齊劃一的蔬菜瓜果大棚盡收眼底。在各產業基地,農戶們熟練地采果、選果、包裝、裝箱,依托通鄉達村的農村公路網,不出幾日,這些蔬菜瓜果便會出現在百姓餐桌上。
近年來,江西不斷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統籌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2018年全面完成25戶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2019年全面實現“組組通”;全省農村公路列養率、日常養護財政預算落實、鄉鎮和具備條件建制村通客車、“路長制”、管養體制改革5項任務完成率100%。截至目前,江西農村公路總里程約18.6萬公里,一條條“四好農村路”加速鄉村振興,讓群眾進出有好路、產業有出路、致富有門路。
建成1萬公里高品質農村公路
【資料圖】
“以前路沒有修通,好多果子爛在山里。現在路修好了,有商販到村里收購,還有游客開車來摘,加上村里的電商服務站助銷,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說起交通變化,贛州市會昌縣洞頭鄉畬族村村民藍桂榮贊不絕口。
近幾年,依托“四好農村路”,會昌縣吸引了一批重點農業項目落戶鄉村。這里的臍橙、澳洲淡水龍蝦等農特產品通過“四好農村路”走出鄉村、走向全國。該縣還建立起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成縣級農產品交易中心和鄉村物流站點300多個,發展農村電商300多家。
贛州市全南縣建成規模以上設施蔬菜基地30個,打造田間冷庫12個,林下經濟種植面積達7.43萬畝;九江市湖口縣新增蔬菜生產基地2500余畝,創建1個省級、3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這一切都得益于江西“農村公路+產業”融合發展經驗在全省推廣起到的示范帶動作用。
為更好服務鄉村產業發展、破解地方籌融資難題,江西組建了省級普通公路投融資平臺,每年統籌省級專項資金30億元支持農村公路發展;按照“路產融合、一縣一特”的理念,集中支持一批鄉村產業初具規模、發展勢頭好的縣(市、區),給予每公里150萬元的省級資金補助;出臺美麗生態文明路創建實施方案和建設指南,全省建成“暢安舒美綠”高品質農村公路超1萬公里,有效帶動了“四好農村路+”特色產業、現代農業等新業態發展。
帶動貨物下鄉進城超400億元
眼下,宜春市奉新縣的晚熟葡萄迎來了一年的豐收季,在奉新縣客貨郵一體化綜合服務中心,每天都有許多工人忙著分揀、包裝、搬運葡萄,一輛輛客貨郵物流車從這里駛向全國各地。奉新縣客貨郵一體化綜合服務中心通過集約化運輸和統倉共配,整合所有物流、快遞、郵政的貨物運輸,二次分揀后通過村村通公交配送到村級網點,已覆蓋所有的建制村,縣鄉村配送實現了當日到達。
近年來,江西深化交通運輸領域大數據融合應用,促進農村客運與郵政、物流、電商等服務平臺有效銜接,支持縣區開展客貨郵融合創新發展。其中,安遠縣創新推行“智慧園區+智運快線+數字平臺”發展模式,實現縣域內隨時發送、快速到達,降低物流成本50%以上,該模式也入選全國第二批農村物流服務品牌。
2015年以來,江西先后投入財政資金近15億元,開展“鎮村公交”試點和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活動。目前,全省100個縣(市、區)有52個實現了農村客運公交化運營,南昌市、撫州市、新余市實現全域公交;整合多方資源,形成“城鄉公交+物流電商+共同配送”的客貨郵融合發展新模式,有效打通了農特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圍繞服務鄉村產業發展,江西已建成10個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46個客貨郵融合服務站,38個縣(市、區)實現了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42個縣(市、區)建成菜鳥縣級物流配送中心。2021年,江西農村地區攬收和投遞快遞包裹量超過3.7億件,帶動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超過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