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十月京郊,秋意正濃,踏上北京市房山區新泗路,人來車往,沿途一派熱鬧喧騰的景象。沿路而行,紅色背簍精神薪火相傳,坡峰嶺層林盡染令人流連忘返……據北京市交通委消息,新泗路于近日成功入選2022年北京市“最美鄉村路”,它串聯起紅色文化、自然生態、人文景觀等豐富的旅游資源,有效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在新泗路修繕之前,一到旅游季節,上山的道路就變得特別擁擠。加寬之后,道路通暢了,客流量大幅增長,促進了農民增收和鄉村旅游業發展。”北京幽嵐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續瑩麗說。新泗路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北京鄉村公路建設飛速發展的生動寫照。截至目前,北京市“最美鄉村路”50條共計341公里,共同見證著北京鄉村道路十年來日新月異的變化。
累計投入建設資金122億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累計投入農村公路建設資金122億元,持續優化路網結構,提升道路等級,對窄路基路面公路進行“窄路加寬”,實施“白改黑”工程等。目前,北京市農村公路全部為四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鄉鎮全部通達三級及以上道路,建制村和自然村實現村村通水泥路。
“我們根據實際需求,采取道路大修、小修、窄路加寬,設置錯車道等多種方式,陸續實施了284公里道路大修工程,對106公里道路實施了窄路加寬工程,切實提升了鄉村公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也大大提升。”北京市交通委房山公路分局副局長曲孝利說。
十年來,北京市不斷加大農村公路養護力度,累計投入養護資金182億元,累計大修里程超過6000公里,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以上比例超過90%,實現“有路必養,養必到位”。在建設和養護的共同作用下,北京市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在2019年實現了所有建制村“村村通公交”。
拓寬當地就業渠道
近年來,北京市10個遠郊區全力推進鄉村公路路網里程不斷增加、路網密度不斷提高、輻射能力不斷增強、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探索出了“農村公路+特色產業”“農村公路+鄉村旅游”“農村公路+景觀”等發展模式,多元發展的鄉村公路拓寬了當地就業渠道,促進了農民增收。
房山區百瑞谷路通往百瑞谷景區,沿線布滿自然風光和抗戰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力帶動了旅游產業發展;后溝路是懷柔區寶山鎮寶山寺村的“興旺之路”,重點打造農業旅游觀光。今年中秋,后溝路旁稻田里舉行了寶山鎮稻田音樂節,并展示當地的特色農副產品等,不僅帶動了當地特產銷售,也推動了地方旅游經濟繁榮。
北京市交通委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推進鄉村公路高質量發展,2023至2025年,力爭每年創建一個“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和一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全國示范縣;到2025年,創建美麗鄉村路1500公里;到2035年,全面建成品質高、網絡暢、服務優、路域美的鄉村公路網,實現城鄉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