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全面形成“適應高水平交通強省建設”的現代科技創新體系,整體實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11月9日,浙江召開全省交通科技創新大會。會上,浙江省交通運輸廳與首批3個交通科技創新重大研發項目聯合體牽頭單位簽約。會議提出,緊扣“交通強國、科技強國”戰略部署,錨定“1345”總目標奮力攻堅,打造交通科技創新高地,努力為高水平交通強省建設賦能加力,全力當好“兩個先行”開路先鋒。
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在前不久召開的全省科技創新大會上明確要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高地、創新策源地和國家重要產業創新中心。圍繞這一戰略目標,浙江交通錨定“1345”目標任務,推動全省交通科技創新全面突破、整體躍升。
全面形成現代科技創新體系
(資料圖片)
科技創新能力,是檢驗交通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更是推進強省建設的強大動力。未來五年,浙江交通科技創新工作將“緊扣1個總體目標”,錨定“中國式現代化”總體方位,緊扣“兩個先行”,突出“創新制勝”,到2027年全面形成“適應高水平交通強省建設”的現代科技創新體系,整體實力穩居第一方陣,關鍵核心技術實現有力突破,重點領域達到領先水平,行業創新生態全面優化。
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在推進交通創新工作中,浙江將重點“突出3個主攻方向”:始終面向全國、全省創新發展大局,始終面向交通建設發展的主戰場,始終面向未來發展的前沿陣地,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浙江交通科技創新工作將全力實現“四個顯著提升”。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爭取國家級科創平臺零的突破,建成省部級平臺12個,引進培育國家級大師、部青年科技英才10人以上,重點科創平臺、領軍人才覆蓋行業主要領域。創新投入顯著提升,力爭省交科院等重點科創平臺“年均研發投入占利潤比”超30%;省級企業創新主體研發投入,年均增長超5%;工程科研投入占建安費比例,提升至3‰—5‰。創新成果顯著提升,爭創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超80項,爭取國家科技進步獎等重大獎項,行業創新發明專利年均增長超10%。創新轉化顯著提升,發布各類標準超50項,推動10項以上升級為全行業標準;主要科創平臺“成果轉化應用合同金額”,實現翻一番。
集成創新集中攻堅
目標明確,關鍵在落實。浙江省交通科技創新工作將聚焦“抓好5個體系建設”。浙江將加快構建“集成創新、集中攻堅”的交通科創體系,重點強化一體統籌、協同推進機制,需求牽引、重大攻堅機制和社會招標、揭榜掛帥機制。
突出交通建設主戰場,浙江將加快構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體系:道路方面,重點開展“深厚軟土路基處置”技術攻關;橋隧方面,重點攻關“超大跨徑橋梁、長大隧道”建造等關鍵技術;港航方面,重點抓好“超大型深水碼頭、深水航道建設”等技術研發,為世界一流強港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發揮數字化改革牽引作用,浙江將加快構建全國領先的數字交通體系,重點加強綜合集成,加快打造高能級交通大腦,統籌推動“基礎設施、運輸服務、行業治理”3個數字化,真正使“數字網”和“設施網”有機融合。
浙江將做強科技創新主體力量,加快構建“1+8+N”科創平臺體系,重點打造“未來科創中心”核心平臺,全力打造智慧交通、通用航空、軌道交通、人工智能應用等“四大高地”,建成國際一流交通科技創新平臺;升級8個現有科創平臺,重點對物聯網技術應用等省部級科創平臺給予傾斜,爭取上升為國家級平臺;瞄準前沿領域,新增一批特色創新平臺,重點在港航工程、軌道交通、通用航空等新領域布局科創平臺。
聚焦“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浙江將加快構建科技創新保障體系,重點建立全周期培育機制,加強全方位政策保障,健全“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激勵”等全過程制度體系。
據悉,近年來,浙江交通科技創新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規劃政策體系初步成形,構建起“1+1+N”政策體系,出臺專項意見,發布五年規劃,推出系列配套制度,并與省科技廳建立全方位協同機制,創新成果逐步顯現,為實現“1345”目標任務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