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枝鐵路縱貫南北,鄭渝高鐵全線貫通;唐河復航、白河通航項目快馬加鞭……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南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全市公路水路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635億元,基礎設施網絡規模不斷擴大,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
【資料圖】
日前,南陽市委七屆三次全會對全市交通運輸工作進行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助力經濟騰飛,為打造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強有力支撐。如今,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鐵、公、水、空”綜合立體交通網正使南陽這顆豫西明珠愈發明亮。
全部縣區通高速
2019年12月,鄭渝高鐵鄭襄段開通,圓了千萬南陽人的“高鐵夢”;今年6月20日,鄭州首發重慶的G3401次列車從南陽東站開出……至此,南陽深度融入以鄭州為中心的省內“1小時經濟圈”及全國高鐵網,與中原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聯系更加緊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疾馳的高鐵改變了南陽人的出行體驗,阡陌縱橫的公路網絡點亮了千家萬戶。10年來,南陽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93公里,總里程達835公里、居全省第一,先后建成通車三淅高速公路南陽段等5個高速公路項目,全市所有縣(區)基本實現了通高速公路;普通干線公路由18條增至35條,總里程達到3839.5公里,確保全市所有縣城和鄉鎮至少通一條國道或省道。
今年上半年,南陽高速公路建設完成投資42.2億元,列入“13445工程”在建的6段高速公路上半年投資均完成省定目標。今年計劃通車的鄭西高速公路雙西段和澠淅高速公路西淅段進展順利,澠淅高速公路淅川至豫鄂省界段、焦唐高速公路汝方段和方唐段已開工建設,南鄧高速公路正在進行征地拆遷和臨建設施建設。
暢游白河通江海
10月1日,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下達白河通航通游首航指令,全市市民期待的白河通航通游成為現實。10月13日,兩艘服務長江中游1.4萬噸特定航線江海直達散貨船“江海直達17”“江海直達19”輪滿載糧食駛離老塘山五期碼頭,為南陽唐白河復航、實現通江達海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悉,白河航運是河南省水運“十四五”規劃項目,航道全長80公里,按三級航道標準建設,沿線布置4座樞紐,新建中心港區黃臺崗作業區和新野港區城郊作業區,起始共布置8個1000噸級泊位。作為南陽文旅產業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新創舉,白河通航通游將以打響“暢游白河”“夜游白河”品牌為目標,以“一軸兩環”通航塑造白河兩岸新亮點、新名片。
“一軸”即白河中心城區段,“兩環”即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老城區水上旅游環線。整個旅游環線規劃建設23個碼頭,旅游總航線23.9公里,沿南陽中心穿城而過,全面打造創新、時尚、科技的南陽文化旅游新地標。同時,在南陽中心城區和唐河、新野主要作業區周邊規劃臨港產業園,使其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主城公交服務到家
公共交通事關民生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南陽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將“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創建國家公交都市”作為城市綠色發展、中心城區加速崛起的重要舉措。如今,南陽順利通過“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驗收,公交日運送乘客約20萬人次,基本實現公交服務到群眾家門口。
自2017年創建“國家公交都市”以來,南陽不斷加大投入,使每萬人公交車輛保有量由10.16標輛達到13.22標輛,全市公交站點達到1054個,公交線路由創建初期的36條增加到43條,公交線路總長度由創建初期的593公里增加到852.8公里,線路平均車次間隔時間由10分鐘縮短到8分鐘,實現了主城區“500米上車、5分鐘換乘”。
道路通,物流暢。近十年來,南陽客運業、貨運業和運輸服務業得到全面快速發展,全市12個縣區均擁有一個以上設施完好、功能完善的二級及以上客運站,65個鄉鎮服務站相繼建成并投入運營,14條縣鄉客運線路完成公交化改造。全市鄉鎮均建設了貨運物流信息平臺,共打造標桿、樣板運郵結合線路280條,農村客運小件快遞實現“快交合作”;新增90個村公交化運營任務,有效提升城鄉居民出行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