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通過外賣點餐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外賣用戶規模達5.44億。與此同時,外賣騎手交通安全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為提升外賣騎手交通安全治理效果,多地交管部門與外賣企業開展警企共治系列專項行動,并取得階段性成果。以美團配送的警企項目為例,在各地交管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截至今年10月底,在江蘇蘇州、湖南長沙、廣東深圳等13座城市,美團配送外賣騎手交通違法數對比上半年月均下降22.8%。
“燈塔計劃”破解治理難題
(相關資料圖)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總能看到穿著黃色或藍色衣服的外賣騎手騎著電動車行駛在路上。外賣騎手作為重要的道路交通參與者,如何提升騎手交通安全水平是一個社會議題。
2021年3月起,為降低外賣騎手的交通違法率及事故率,美團配送在全國13個城市陸續啟動了“燈塔計劃”。通過與交管部門建立數據對接合作機制,由交管部門定期回傳外賣騎手交通違法信息,美團配送再對交通違法和交通事故高發騎手開展分層分級的體系化管理,該計劃為精準管控交通違法騎手提供了數據支撐。
據了解,對于違法3次以上的騎手,美團配送會開展強制線下培訓和“限制接單”的管控措施。“限制接單,就意味著收入減少。”美團騎手白兵表示,“現在大家都會更加慎重合理地決定自己同時配送的訂單數量,并且嚴格遵守交通法規。”
與交管部門開展數據對接合作的同時,美團配送也和交警部門建立了定期安全培訓機制。“我們來看看,西瓜戴上頭盔后受到撞擊會變成什么樣。”今年8月19日,在長沙坡子街街道外賣騎手“紅色之家”,長沙交警通過趣味實驗為50多名外賣騎手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安全教育培訓。
如今,針對騎手的安全宣傳工作已經逐步形成常態化。據悉,僅今年11月,美團配送就聯合各地公安、消防等部門開展了132場政企共治活動,主題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反詐活動等,共計覆蓋騎手4418人次,極大提高了騎手的安全意識。
軟硬件雙提升讓配送更從容
騎手是一個多勞多得的職業,準時送達不僅是消費者評價外賣騎手服務好壞的一個標準,也是影響騎手收入水平的因素之一。
為了讓外賣騎手配送更從容,美團配送近年來通過組織騎手懇談會,傾聽訴求,不斷優化算法規則,相繼推出“送達時間點改時間段”“超時差評扣款改扣分”“紅燈補時”等舉措,降低騎手配送壓力。
以“送達時間點改時間段”功能為例,自“預計送達時間點”改為“預計送達時間段”以來,騎手因超時、差評等問題導致的異常情況減少52%。
今年4月25日,美團配送宣布在北京、蘇州、海口等城市新投放10萬頂智能安全頭盔。“我們在接單到交付的整個過程中,需要多次操作手機或接打電話,智能頭盔配備藍牙通話模塊,簡直是解放雙手的神器。”美團騎手范鐵明這樣說道。美團配送智能安全頭盔項目負責人表示,安全是配送最近的路,美團配送將借助科技手段,更好保障騎手出行安全。
建議多方共商共治共建共享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張曉東認為,外賣企業通過加強政企之間的交流合作,可以更好發揮企業的主體責任。美團配送此次探索與交管部門建立數據交流合作機制,是對提升騎手交通安全水平的有益嘗試。
外賣騎手交通安全問題由人、車、路等基本要素構成,涉及多個管理主體。“完善安全保障非一日之功,唯有多方聯動才能不斷提升外賣騎手交通安全水平。”張曉東認為,特別是在我國混合交通的環境特點下,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互相干擾。各相關方更應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政府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信息的披露制度建設,形成類似郵政企業服務滿意度的發布機制;行業協會要加強同外賣企業的聯動,建立外賣配送相關行業標準及規范;企業要不斷推出更多人性化舉措,降低騎手配送壓力,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外賣行業交通安全邁上新臺階。
關鍵詞: 合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