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境內的定埠港,一批批盤螺鋼正等候裝運上船,從這里發往上海港洋山港區轉運出口。“一艘船大概可以裝1000噸左右,之前都是靠陸路運輸,現在通過‘公水聯運’,每船物流成本能降低2000元到5000元。”郎溪縣鴻泰鋼鐵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張鋒說。
定埠港位于連接長江、太湖的蕪申運河右岸,可常年通行1000至1500噸級船舶。作為長三角“一地六縣”合作區安徽片區唯一的內河港口,定埠港積極拓展“陸轉水”“散改集”多式聯運,開港以來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100萬噸,靠泊船舶1.35萬艘次,服務縣域及周邊企業100多家,2021年被列入安徽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創建名單。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加快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近年來,安徽加快推進多式聯運發展,進一步優化貨物運輸結構,不斷提高運輸組織效率,提升運輸方式綠色化智能化水平,實現了運輸方式之間的優勢互補。
目前,安徽正在創建的國家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項目有2個,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項目有20個,常態化開行41條多式聯運示范線路,有效提升物流整體運行效率,特別是煤炭、礦石等大宗貨物的運輸結構得到了顯著優化。合肥地方鐵路公司還通過推進裝備、設備升級,拓展了8條公鐵、公水、鐵水等多式聯運示范線路,打通煤炭環保運輸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