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隨著各地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部分城市經濟生活秩序正逐漸恢復,公眾出行需求快速釋放,“煙火氣”正在回歸。12月28日早高峰,記者乘坐北京地鐵10號線時發現,列車最小運行間隔已恢復至正常水平,車廂內有不少站立的乘客。
(資料圖)
統計數據顯示,12月26日,北京地鐵公司所轄運營線路客運量達到451.99萬人次,為12月19日(上周一)的兩倍;廣州地鐵線網總客流量達到425.9萬人次,比12月19日增加54%;成都軌道交通線網總客運量為477.55萬人次,比12月19日增加74%。
為保障乘客順暢出行,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公共交通運營單位密切關注客流數據,動態優化調整運力,不斷加強站車通風、環境消殺等工作,保障乘客安全出行。
快遞物流也成為保障重點。元旦春節將至,疊加疫情影響,部分城市快遞從業人員存在一定的用工缺口,快遞企業分撥中心轉運和末端派送壓力增大。上海、廣州等地最大限度調配人力物力資源,盡力保障平穩度過業務高峰和疫情考驗。
北京地鐵運力恢復到正常水平
隨著北京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公共交通出行人數增加,北京地鐵公司結合實際情況,動態優化調整運力。12月20日起,北京地鐵通過縮小發車間隔、加開臨客列車等方式,相繼提高多條線路的運力。
12月26日早高峰起,北京地鐵公司所轄線路運力恢復到正常水平。其中1號、6號、10號線3條線路最小運行間隔恢復至1分45秒,2號、5號、8號、9號、房山線5條線路最小運行間隔恢復至2分,其他線路均已恢復到常態水平。
針對通勤客流回升的情況,北京公交集團優化調整重點線路運力安排,對途經長安街和三環路沿線的公交線路,以及連接城區和部分郊區的重點線路增加高峰運力;在晚高峰市郊換乘節點安排機動車,及時采取調度措施,確保線路運營秩序平穩。北京公交集團每日安排專人對車輛的座椅、扶手、車門把手、刷卡機等車廂內部進行不少于2次的全面消殺,并持續保持車輛開窗通風。
自12月22日起,北京暫緩實施機動車工作日高峰時段區域限行的交通管理措施。復工復產加速疊加元旦節前出行、尾號不限行因素,北京市民出行需求進一步增強。
元旦假期即將到來,為保障市民安全高效出行,成都地鐵提前分析客流趨勢,精心籌劃、提前準備,制定專項保障方案。2022年12月30日、2023年1月2日,成都地鐵全線網將延時運營。
結合元旦客流特點,成都地鐵將根據線網重點站點、重點時段客流分布情況,合理優化備用車數量及存放地點,切實做好應對突發大客流的運輸準備;加強商圈景點站、交通樞紐站的客流盯控,采取適時增加重點站列車站停時間、靈活組織上下行列車在大客流站不同時到達等舉措,提升現場客運服務質量。
受疫情影響,上海等地地鐵客流仍處低位。12月以來,上海地鐵單日客流量在9日達到最高值1020.3萬人次,26日客流量僅為343.7萬人次。近期,上海地鐵根據線網實際客流和員工情況,動態調整全網絡各線路運能,市中心區段高峰時段運營間隔5至7分鐘,部分線路最大運營間隔約10分鐘,后續將根據客流和員工返崗情況及時增配運力。
針對人員緊張等問題,深圳地鐵通過調整工作班制、延長工作時間等方式確保城市軌道交通正常運行。12月22日起,深圳地鐵對行車組織進行臨時調整,部分線路高峰期間行車間隔增加。26日起,深圳地鐵線網(不含4號線)早晚高峰期行車間隔調整為6至8分鐘,非高峰期行車間隔調整為10至12分鐘。
郵醫合作送藥上門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12月7日以來,全國郵政快遞業務量迎來新一輪業務高峰,全國單日攬收量保持在3.6億件以上。受疫情和業務高峰的雙重影響,部分城市末端配送存在不小壓力。
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本市相關行業和企業穩崗留工有序運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鼓勵電商平臺和郵政快遞企業持續提供快遞、外賣服務,2022年12月25日至2023年1月27日期間,對重點監測的電商平臺和郵政快遞企業,給予上崗工作的一線人員每人每天60元補貼;對元旦期間和春節期間上崗工作的一線人員,給予每人每天150元補貼。
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已動員郵政快遞企業制定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采取多種措施,合理調整運能運力,最大限度調配人力物力資源,同時要求持續對郵件快件和設施設備、作業環境做好消殺工作。
針對市民買藥難、就醫難問題,中國郵政集團廣州市郵政分公司與醫療機構開展“郵醫合作、送藥上門”服務,對接線上平臺、互聯網醫院,升級“線上問診+郵政寄藥”的服務模式,在全市范圍內實現“無盲點送遞”,全力保障防疫物資和藥品寄遞渠道暢通。12月以來,中國郵政集團廣州市郵政分公司已配送抗原試劑1850件、中西藥超2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