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在重慶市團結村、小南埡、果園港3個鐵路物流樞紐站,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多線開行,發往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等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成員國。當天,重慶的西向大通道——中歐班列(成渝)也開啟了新一年的運行,開行了6趟班列。
(相關資料圖)
新年開門紅,四面八方的貨物源源不斷聚集重慶,沿著內陸開放大通道發往全球。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川渝總運量突破60萬標箱,推動西部內陸與東盟等國家深化區域協作。首列中歐班列(成渝)2021年1月開行以來,已累計開行突破1萬列,發運箱量近90萬標箱,運輸線路覆蓋歐亞超40個國家100個節點城市,成為區域協作高水平樣板。
汽車出口實現突破
新年第一天,從重慶發出的鐵海聯運班列裝載了全地形車、摩托車配件等重慶特色機械產品,罐頭等農副產品以及純堿、硫酸二鈉等化工產品,貨值超3000萬元,運抵廣西北部灣港欽州港區后搭船出海。
“這批班列吹響了西部陸海新通道新年的號角,也是在用實際行動推動重慶加速對接RCEP。”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1月2日起,RCEP對印度尼西亞生效,這批班列中,有貨值近400萬元的“重慶造”摩托車配件出口至印度尼西亞三寶壟,預計可減少關稅0.4%至10%。
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越來越多的重慶企業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開拓市場,獲得更多訂單。據統計,2022年1至10月,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貨物12萬標箱、同比增長30%,貨值212億元、同比增長44%。
加速發展的汽車產業背后有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支撐。1月1日,一列裝載著新能源汽車的火車,從沙坪壩區團結村站出發,經由磨憨口岸出境,預計5至7天后運抵老撾萬象。
借助開放大通道,“重慶造”汽車在出口方面實現了新突破。數據顯示,2022年前11個月,重慶出口汽車26.1萬輛,同比增長41.4%,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東盟數量同比增加772.7%。
多通道有效銜接
中歐班列(成渝)開行以來,成渝兩地在整合資源、提升服務等方面展開多層次緊密合作。目前,中歐班列(成渝)已實現與長江黃金水道、西部陸海新通道等物流通道的有效銜接,為成渝地區重點企業提供穩定的國際物流解決方案。
新年第一天開行的6趟中歐班列(成渝)中,有4趟為去程班列,分別去往德國杜伊斯堡、匈牙利布達佩斯、波蘭馬拉以及白俄羅斯,兩趟回程班列從德國方向駛回重慶。
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巴川江介紹:“目前,中歐班列(成渝)已成為全國開行量最多、運輸貨值最高、區域合作最廣泛、運輸最穩定的中歐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