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隨著近年來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加快建設,如今每天有1億多件快遞包裹在農村進出。這每天的1億多件包裹,一定程度上表明郵政快遞業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農村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村物流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在全國各地,快遞進村工程深入開展,全國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已達90%。不斷織密的快遞網絡,讓越來越多消費品通過快遞包裹走進農村,豐富居民購物選擇,擴展農村消費半徑。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14978.5億元,同比增長3.6%。未來,隨著數字技術向鄉村地區深入拓展,農村數字化流通體系和商業設施不斷完善,農村消費市場的潛能將得到持續釋放。
農村寄遞物流體系的完善,給鄉村發展打開了新空間。伴隨直播電商等新型電商快速發展,越來越多農特產品通過快遞網實現全國直銷,在滿足消費者多樣化消費需求的同時,為農民拓寬了增收渠道。一根小小的網線,讓不少農產品賣上好價錢,各種流通新模式、消費新場景不斷涌現,農村電子商務正蓬勃發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3745.1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7.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更加通暢的農村物流,推動一批有地域特色的產業持續壯大,帶動一批有影響力的地域品牌不斷形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活力。
農村電商快速發展,也加速了人才返鄉就業創業。在農村,有村干部成為直播間里的“帶貨王”,有大學畢業生開起網上超市,還有不少快遞小哥開辦快遞末端網點……農村電商規模的不斷壯大,直播帶貨、短視頻營銷等渠道的拓寬,為優質農副產品打開了銷路,也為更多群眾提供了就業機會、創業舞臺。《“十四五”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培育100萬名農村創業帶頭人,返鄉入鄉創業人員1500萬人。相關部門要善于宣傳當地農村電商培植政策,挖掘電商創業典型,營造良好的創業就業環境,真正讓返鄉人才回得來、留得住、干得好,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也應看到,我國農村物流還存在部分地區基礎設施不完善、利用效率較低、服務品質不高等短板,農村電商仍面臨服務配套體系滯后、生產分散等問題。進一步優化農村電商發展環境,應推動農村快遞、商鋪、平臺等主體深化合作,共建農村寄遞公共配送中心,暢通物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也要強化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統籌能力,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市場開拓、資源對接、業務指導等服務。加快補齊農村物流短板,持續提升農村電商發展質量,多措并舉、形成合力,就能讓快遞行業與農村產業更好協同發展,助力產業振興,農民增收。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農村物流的改善,電子商務的發展,讓土特產走出去,讓消費品走進來,對滿足農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釋放農村消費潛力具有重要意義。面向未來,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繼續擴大農村電子商務覆蓋面,增加城鄉消費市場優質供給,定能讓廣大群眾更多更好地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匯聚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