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自助購票機上買票太費勁了!”昨天,北京市民王女士乘坐地鐵時忘記帶一卡通,她本想著也無妨,在站內自助購票機買票也很方便。可沒想到,站內每臺購票機前都擠滿了人,乘客購票緩慢,隊伍里有些拎著行李的乘客干脆坐在包裹上等待。
買張票為啥這么慢?“輪到我后才發現,買票需要手動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加上有的機器不太靈敏,輸入過程要花費不少時間。”她說道。
2月8日,記者前往北京地鐵多條線路探訪,類似的情況還真不少——
在大望路站,記者點擊屏幕上的線路、站名和購票張數后,頁面跳轉至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的頁面,此時屏幕上顯示兩個選項,除了手動輸入身份信息外,還可以通過身份證讀寫錄入,后者只需按照提示將身份證插入指定位置,就可以完成信息輸入,進入支付頁面。
而在雙橋、惠新西街南口、北新橋等地鐵站,記者按照相同操作,進入身份驗證頁面后,發現除手動輸入外,別無他法。
現場工作人員說,以前自助購票并不需要實名,這一身份驗證功能是在疫情期間配合防疫工作新加入的。目前僅有一些機場、火車站、換乘點等大站的購票機具備身份證讀寫錄入功能,更多“小站”只能依賴手動輸入。“像5號線,只有兩個站配了能讀取身份證的機器。”
記者了解到,部分市民通過撥打12345熱線及北京地鐵服務熱線反映了相關問題。市政交通一卡通及北京地鐵回復稱,根據北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雖然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但市民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時仍存在相關防護要求,為給市民乘坐軌道交通提供優良的服務,提升安全防護能力,市民購買車票仍需提供個人身份信息。
采訪中,一些市民也表示,手動輸入身份信息過程較為復雜,建議更多地鐵站自助購票機完善信息錄入方式,簡化購票操作,讓購票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