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月8日,青海省召開2023年交通運輸工作會議,提出努力建設立體、快速、綠色、數字、安全、人文“六個交通”,加快推進綜合運輸大通道、大樞紐建設,力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5000公里,提前實現“十四五”期規劃建設目標,新改建農村公路2000公里,新增8個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新增200個自然村通硬化路。
青海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何燦表示,圍繞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今年全省將開展交通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確保總體目標超額完成、重點目標提前實現,推進海北藏族自治州交旅融合發展、黃河流域交通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三江源地區公路建設與生態保護研究3項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果。
為持續做好交通重點項目建設,青海交通將探索多元化項目投資建設模式,充分利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有序引導社會資本投資交通項目建設運營;全面開展“搶抓機遇促發展”活動,建立廳領導包聯項目建設機制,年內建成加定至西海等6個項目,新開工湟源至西海等8個項目,確保做到手續齊備一個、開工一個。
民生實事方面,青海將加快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全省30座高速公路服務區(站)85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10座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服務區(站)38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制定交通運輸與旅游創新融合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通過“交通+旅游”“交通+生態”“交通+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造具有通達、游憩、體驗、文化、教育等復合功能的主題線路,支撐全省生態旅游發展。
青海境內有三江源頭,生態保護也是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青海將著力推進交通綠色智慧轉型發展,推廣使用低污染、可循環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藝;出臺交通運輸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加快運輸裝備清潔能源化改造;扎實開展路域環境整治,重點整治提升全省65條3427公里旅游精品線路,實現公路沿線環境整治“八無”目標。
2022年,青海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49.55億元,同比增長3.44%,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達4700公里,新增8個鄉鎮通三級公路、172個自然村通硬化路;加快“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完成共和、甘德等10個省級示范縣考核評估,湟源縣、同德縣被確定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