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記者從2月8日召開的寧夏提升農村公路質量服務鄉村振興三年攻堅行動啟動會上獲悉,今后3年,寧夏將累計改造提升約1.6萬公里農村公路,今年計劃投入資金14億元,改造提升農村公路4500公里以上。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不斷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統籌推進建、管、養、運協調發展,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建制村為網點的“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已初步形成。三年攻堅行動結束后,寧夏將實現所有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常住人口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組通硬化路率達到100%,形成更加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農村公路網。
全面推進客貨郵商融合發展
1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自治區提升農村公路質量服務鄉村振興三年攻堅行動方案》(簡稱《方案》),部署提升農村公路路網質量、安保能力、服務水平以及支持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助力沿線農民就業增收五項任務,通過新建、改擴建工程和修復性養護工程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弱項,提高農村群眾交通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根據《方案》,寧夏將按照應養盡養、宜修則修、須建再建和保優穩中、提升次差的原則,針對路況水平為次、差等級的農村公路,科學合理研究制定農村公路三年項目庫并推進實施;以農村公路質量大提升為契機,全面推進農村傳統客貨運輸模式向客貨郵商融合發展模式轉變,推廣“一站多能、一網多用”理念,構建多方共建共治共享新機制,拓展提升農村公路交通綜合服務效能。
各地各部門將把農村公路工作納入政府工作目標強力推進,強化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確保三年攻堅行動落實落地;強化督查考核,加強工作調度,不斷完善農村公路基礎路網、提高農村公路養護水平、強化農村公路安全保障、提升農村公路客運服務質量,努力建設“安、快、暢、美”農村公路,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開發公益就業崗位8000余個
《方案》提出,大力發展“農村公路+”模式,結合鄉村產業布局和特色村鎮、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等建設,促進農村公路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重點安排鄉村產業路、旅游路、資源路等特色優勢項目,探索支持農村公路“路衍經濟”發展。
結合農村公路建設實際及管理經驗,寧夏公路管理中心近期印發《寧夏農村公路特色項目設計指南(試行)》,明確因地制宜完善主體系統、慢行系統、服務系統、景觀系統、信息系統,把農村公路建成地方窗口、文化載體。
寧夏還將建立健全“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和吸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長效機制,在農村公路建設和管護領域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優先吸納當地農村群眾,特別是脫貧人口等低收入群眾參與農村公路建設及養護;開發“四好農村路”各類公益就業崗位8000余個,吸納沿線農業人口就地就業,人均月補助達到1000元左右;將村道和通自然村組公路日常養護交由沿線農民承包,助力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