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春運收官
2023年春運2月15日結束,央視、新華社等刊播總結報道。其中,新華社15日刊發通訊《流動中國彰顯生機與活力——寫在2023年春運收官之際》《今年春運,這些瞬間讓人久久回味》《新華全媒+|2023年春運,收官!》《新華全媒+丨乘務“老兵”的最后一個春運》等一系列報道,重點關注了客流運行特點及運力保障、春運服務及安全舉措、貨運物流運行等。
行業要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2月15日舉行的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春耕表示,在普查過程中,交通運輸系統共采集公路水路基礎設施屬性信息434萬條,調查出影響公路水路的自然災害風險點22萬余處。交通運輸部將進一步深化拓展普查成果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應用,全面提升交通運輸行業防災減災抗災水平。
各地速報
近日,四川西部陸海新通道(老撾)物貿集散中心在老撾首都萬象揭牌,這是四川在老撾設立的首個中老國際鐵路物貿集散中心。
近日,海南省道路運輸局印發通知,明確全省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電子運單實行一車一趟一派,未填報、上傳電子運單的車輛不得執行運輸任務。
近日,馬士基臨港綜合物流旗艦倉項目奠基儀式在上海臨港舉行。據悉,該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0億元,標志著馬士基在華物流業務發展進入新階段。
2月15日,“歐洲—武漢—香港”多式聯運通道開通,為香港連接歐洲增加了一條高效便捷的多式聯運國際物流通道。
境外縱覽
當地時間2月14日,歐洲議會通過《2035年歐洲新售燃油轎車和小貨車零排放協議》,歐洲將在2035年停售新的燃油轎車和小貨車。
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近日表示,將從4月份起提高原油和成品油油輪的過境附加費。
輿說
現代物流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高度集成并融合運輸、倉儲、分撥、配送、信息等服務功能,是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的重要支撐,在構建現代流通體系、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發揮著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作用。相信在各方努力下,以縣級物流節點為核心、鄉鎮服務網點為骨架、村級末端站點為延伸的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設施體系將加速建設,為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農民收入增長和農村消費升級發揮更大作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方物流大動脈與微血管在廣袤鄉村地區不斷延伸,助力農民生活更美好。對此,《人民日報》2月15日刊發評論《加快農村物流服務升級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