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月16日,青海省公路局召開2023年工作會議,提出今年農村公路建設以資源產業旅游路為重點,新改建2000公里,新增8個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新增200個自然村通硬化路,完成10座危舊橋梁改造、100公里村道安防工程建設,持續鞏固交通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擴大農村地區公路服務有效供給。
青海省公路局將充分發揮局屬6個農村公路服務協調小組職能作用,加強同地方政府和屬地交通運輸部門的溝通協調,努力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投資任務;持續推進美麗農村路、“路長制”、創新養護生產模式、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等試點工作;堅持“四好農村路”與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特色資源等產業融合發展,開展“四好農村路”全省示范縣創建。
在養護管理方面,青海將實施深化行業改革專項行動,積極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大力開展縣、鄉道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灌縫和坑槽修補集中攻堅行動,確保縣鄉道瀝青路面路況水平保持在中等路以上水平;提高農村公路自動化檢測比例,年內實現縣鄉道自動化檢測全覆蓋;繼續實施不低于5%的養護工程并納入考核指標,確保養護工程項目3月底前完成前期工作,4月底前開工建設,10月底前完工。
青海還將大力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優先吸納低收入群體就業,持續帶動路衍經濟發展。農村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按照“應用盡用、能用盡用”原則,通過選擇投資規模小、技術門檻低、前期工作簡單、務工技能要求不高的作業項目和用工環節,積極推廣“以工代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