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月21日,由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承擔的“重大自然災害防控與公共安全”重點專項“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重大風險防控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及示范應用”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廣州召開。該項目為“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也是廣州地鐵繼牽頭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之后,牽頭承擔的又一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學等共十家單位,圍繞城市軌道交通運行列車火災、異物侵限、水淹與誘發性網絡大客流等運營重大風險精準監測防控難題,建立“跨界融合、精準感知、主動預警、高效協同、智能決策”的風險監測、預警防控的理論方法,旨在構建“融合化、精準化、智能化、自主化”的風險防控成套新技術并示范應用。
項目負責人、廣州地鐵集團總工程師張志良介紹,該項目重點研究“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重大風險演化機理與防控機制”這一關鍵科學問題,在五個方面實現技術突破:一是攻克長大區間高速運行列車火災全景掃描式監測預警技術,實現運行列車火災精準監測預警;二是突破超視距侵限物體車地協同探測與風險分析技術,實現車地協同超視距動態精準辨識;三是攻克水淹智能預測預警與動態防控決策技術,實現突發水淹隧道內全流徑時空快速預警防控;四是突破面向乘客—列車—線網—信息協同的誘發性網絡大客流風險防控技術,實現網絡客流誘導路徑重構;五是建立“情景—應對”型數字化應急處置輔助決策技術,支撐運營重大風險聯防聯控。
據了解,該項目研究團隊擁有國家級科研平臺20余個,包括5個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相關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 40 余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 40 余項,研發了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軌道交通一體化智慧平臺“穗騰 OS”,在運營重大風險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及聯防聯控平臺研發等領域具有堅實基礎。
接下來,項目研究團隊將圍繞“平安中國”戰略、《“十四五”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交通運輸部科學技術部關于科技創新驅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意見》和“十四五”期間國家科技創新部署,采用“理論方法創建—關鍵技術突破—系統平臺構建—示范應用”的技術路線開展研究,全面提升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重大風險的防控水平與處置能力,推動行業防災減災工作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