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在交通運輸領域,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已成為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抓手。
(資料圖)
2月21日,由中國交通報社主辦的“科技創新數實融合助力建設交通強國”研討會在北京舉辦。會上,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分享交通運輸領域數實融合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案例,共同研討科技創新助力交通強國建設路徑。
多維度融合讓出行更簡單
交通運輸部印發的《數字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要推進城市交通大數據綜合應用,實現信息一體融合、綜合服務。《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也以“由各種交通方式相對獨立發展向更加注重一體化融合發展轉變”為指導思想,提出推動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當前,“融合”成為我國交通產業發展和轉型的關鍵詞。
交通運輸部管理干部學院教授張柱庭表示,交通運輸與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技術深度融合是產業發展方向,出行即服務(MaaS)理念,便是以數據銜接出行需求與服務資源,讓出行變得更簡單。
“讓公眾更有獲得感的一體化出行服務一定是線上和線下相結合,以信息為紐帶推動改善基礎設施和運輸組織。”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東認為,一體化出行服務的構建需要從出行者的角度考慮,著力消除換乘距離過遠等物理障礙、排隊時間過長等時間障礙、購票檢票不便等服務障礙、無法掌握足夠的出行和換乘信息等心理障礙。
2021年8月,交通運輸部同意部屬科學研究院開展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專項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高德地圖成為其中首批參與交通強國試點建設的平臺企業。近日,作為建設試點工作的階段成果,高德地圖以聚合模式建設一體化出行服務平臺,目前已接入了城市出行和城際出行的全品類服務,以及充電、加油等配套服務。
“一體化出行服務平臺的成功依賴深度聚合,聚合的終局是一體化出行服務。”高德集團董事長俞永福提到,一體化出行服務平臺把多種出行方式深度融合,為用戶提供了一站式出行入口,降低出行門檻,同時讓提供出行服務的生態進行深度融合,帶動生態共贏。
深度融合的成效不僅體現在公眾的便捷出行,高德地圖副總裁董振寧介紹,高德也致力于幫助城市管理者做好城市交通組織優化和調度工作,從“個體最優”逐步過渡到整個城市層面的“全局最優”。在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高德明鏡智能城市交通評診治系統可像CT機一樣對區域交通狀況進行掃描,并開具診斷單,協助交通管理部門精準解決問題。基于此,該區域的交通擁堵指數下降了11%,事故率下降了32%。
“技術的融合決定了政策法規也要進一步呼應融合,需要從出行方式的廣度、出行產業的深度上綜合考量。”張柱庭認為,“廣度”體現在跨運輸方式和新技術融合;“深度”則體現為單一運輸方式和新技術融合。
數據共享精準對接供需
“提供一體化出行服務需要交通運輸企業、樞紐站等相關方及時、準確的信息共享和對接,才能更好地為出行者提供伴隨式的信息服務。”程世東表示。
出了高鐵站能否馬上打到車?需要排多久隊?程世東認為,企業需要開放更多數據和運營信息,從而更好地進行需求和運力的匹配。例如,高鐵站提供的到達班次客流信息,能夠協助出租車行業更好地調度運力,以及時滿足出站乘客的需求。
“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要建立健全國家公共數據資源體系,確保公共數據安全,推進數據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匯聚融合和深度利用;開展政府數據授權運營試點,鼓勵第三方深化對公共數據的挖掘利用。
對于交通運輸領域的數據,張柱庭將其歸納為兩類,且有各自的開發空間。對于政府數據,應做到開放共享、有效流動,并開展政府數據授權運營試點;對于社會數據,包括各類企業的數據,應提升其資源價值,并規范數據開發利用的場景。此外,張柱庭認為,交通數據還應當建立市場運營體系,培育在對交通運輸數據做好分類基礎上的數據交易政策與法規。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科技處處長葛昱介紹,北京在前期建設MaaS平臺時,基于北京交通行業大數據中心初步搭建了MaaS平臺數據底座,匯聚并向社會開放了地面公交、軌道、停車、路網等4大類14項公共交通數據。
“根據調查,公眾期待盡快補齊‘軌道+騎行’‘軌道+小汽車’‘公交+單車’等服務斷點,實現一體化支付。”葛昱表示,北京MaaS平臺2.0版將聚焦補齊“門到門”一體化出行鏈斷點,試點交通資源預約服務,其中包括試點開展軌道交通與共享單車、出租(網約)車聯動預約,在P+R停車場或醫院、景區停車場等開展停車預約試點。
與此同時,北京MaaS平臺也將探索可持續的數據開放模式,在全市大數據專區體系下,建設交通行業數據專區,構建數據交易閉環,滿足數據提供方和數據使用方的利益訴求,建立數據安全、數據質量的監管機制。
“新老師傅”攜手實現共贏
交通運輸行業的數字化升級和科技創新涉及政府、企業、從業者和公眾等參與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共贏機制,才能推動交通運輸數字化升級的可持續發展。
俞永福認為,高德是地圖導航產業的“老師傅”,但在其他行業是“新手”。一體化出行服務平臺是高德今年的一號工程,高德將堅持聚合模式,開放地圖導航、技術服務、平臺流量等能力,與深耕交通行業的“老師傅”們打造新組合,共建一體化出行服務平臺。
俞永福提到,“老師傅”搭檔新技能伙伴,數實融合之路才能走得更快更遠。近年來,傳統出行企業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為區域發展創下多贏局面的案例在全國各地陸續涌現。例如,在北京,高德與北京市出租汽車協會合作的巡網融合平臺“北京的士”上線半年以來,線上接單的駕駛員相比巡游模式收入增加20%,出車6小時以上的駕駛員,來自線上訂單的收入相比其他駕駛員多3倍。
“一體化出行服務全鏈條上的政府和各家企業要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建立收益分享機制,這將提升各方共享信息數據的意愿。”程世東認為,政府應做好在政策和標準規范等方面的支持工作,企業則應踐行好服務主體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