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個縣級單位確定為2022年度“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單位,四川省16個縣(市、區)榜上有名。其中,蓬溪縣作為遂寧市唯一,推動該市“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工作實現了零的突破。
開局就要奔跑!在前不久召開的遂寧市2023年交通運輸工作會上,會議明確部署,積極爭取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1個、培育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1個等“五大創建”目標,全力推動全市農村公路更高質量發展。
勇當鄉村振興“開路先鋒”,時下,蓬溪縣積極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放眼蓬溪大地,一條條與產業、新村緊密相連的“四好農村路”、美麗鄉村共富路,正為廣袤沃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資料圖)
謀變“擴網提速”鋪筑民心路
鄉村振興,最關鍵的就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經歷了三次飛躍過程,三次蝶變促使全縣農村公路質、量雙飛。”回顧全縣農村公路建設,蓬溪縣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談到,2007年至2016年,蓬溪縣陸續啟動農村公路行政村通達工程等項目建設,農村硬化路網逐步壯大,到2016年,實現行政村100%通硬化水泥路,蓬溪縣農村公路工作取得第一次飛躍。
2017年至2019年,蓬溪縣扎實推進“路長制+警長制”行動,在全省率先推行“路長、警長制”護航農村公路交通安全、開展交通運輸與郵政業融合發展試點,成功創建四川省第三批“四好農村路”示范縣,農村公路工作取得第二次飛躍。
2020年,蓬溪縣正式開啟了“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的創建之路,從“省級示范”向“國家級示范”邁進。至2022年,期間成功獲評四川省鄉村運輸金通工程樣板縣、交郵合作項目“交通運輸+快遞超市+網絡平臺”服務品牌獲全國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榮譽。三年來,農村公路建、管、養、運的均衡發展,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農村公路工作取得了第三次飛躍。
在蓬溪縣的時間刻度上,農村公路的次次飛躍留下了一抹抹深刻印記,而一條條通達的四好農村路也真正延伸到了千家萬戶。
蓬溪天福至回水農村公路,既是遂寧市農網項目(一期)工程2017年集中開工的第一批農村公路項目,也是遂寧農交旅環線蓬溪段的主要組成部分。這條農村公路,一路山水相依,路旁村落錯落有致,觀景臺、驛站規劃點綴其中,綠色公路、美麗新村、鄉村振興意境自來。
“路通、產業興!這條公路的新建,為我們沿線村民增添了致富信心。”時隔六年,時任天福鎮蘇溝村主任、蘇溝村段農村公路路長的村民肖體學仍然記憶猶新。“肖體學回憶,當時聽說要修路,大家都積極投工投勞,路通之后,大家很珍惜,主動當起愛路護路的監督員。肖體學說,家門口的這條農村公路是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助推器”,也是密切干群關系的“潤滑劑”。
織路成網因路而興的,還有常樂鎮拱市聯村、大石鎮牛角溝村、任隆鎮八角村等,那里的村民依托農村公路構建產業鏈,都吃上了產業飯、鄉村旅游飯。據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蓬溪縣農村公路總里程達2754.03公里,相較2019年底增長1002.939公里。
謀質“交通+”拓寬振興路
修建一條走廊,串聯一路風景,融合一片產業,造福一方百姓。
天南路,同樣作為我市農交旅環線蓬溪段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鍛造成為了全市農交旅融合發展中“紅色旅游公路、鄉村旅游公路”的典范。
春意漸濃,氣溫回暖,2月26日,中國紅軍第一村“遂寧市蓬溪縣牛角溝村”游人如織。沿著天南路一路游覽沿線的紅色景點,游客的心中充滿著一種別樣的愜意和驚奇。
“交通+紅色文化+旅游+產業,讓我們這個閉塞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站在中國紅軍第一村、曠繼勛蓬溪起義牛角溝遺址景區的紅星廣場,望著陸續到達的“蓬溪至大石鎮牛角溝村”鄉村旅游直通車和旅游大巴,從村民變身景區解說員的唐春紅,回眸十年變化,她幸福地笑了。
有形的農路,帶動的是無形的發展。天南路的交通融合發展綜合效益發揮便是蓬溪縣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成果的生動寫照之一。
記者獲悉,蓬溪縣結合產業布局、資源稟賦等特點,將農村公路提檔升級與產業發展、鎮村規劃布局有效銜接融合,量身定制為特色產業、鄉村旅游、物流電商發展助力。
其中,連線成網暢通“致富路”,聚焦現代農業產業一體化發展,高標準建成百里產業長廊和仙桃、菌菜、佛蓮3條環線小廊道,形成“一環多線、一園多環、一村多路”環形路網,串聯青花椒、核桃等4個縣級農業產業園區,輻射15個鄉鎮200余個行政村;
路景相融建設“旅游路”,將交通文化與綠色公路、生態公路、旅游公路有機結合,建成牛角溝中國紅軍第一村、天福菌香小鎮等3條精品文化旅游路,依托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天南路等名片,采取“交通+紅色文化+旅游”等模式,發展房車自駕、親子旅游、戶外燒烤等營地產業。
隨著“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的推進,一條條紅色路、旅游路、產業路閃耀蓬溪大地,加速構建起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謀效“成果共享”暢通共富路
如果說農村公路是毛細血管,那么鄉村運輸就是貫通在“毛細血管”中流動的血液。
2月27日一早,蓬溪縣大石鎮快遞超市,一派人便于行、貨暢其流的美好景象:一輛輛金通工程小客車服務群眾出行的同時,還兼顧著快遞包裹在縣城與鄉鎮條條客運線上的配載運輸。
“開上鄉村客運金通工程小客車,兼職快遞包裹寄送員,每月能增加1200元以上的收入。”已從事農村客運蓬溪至大石班線16年的駕駛員蒲建輝笑著說,自近年鄉村客運金通工程實施以來,他同眾多農客駕駛員一樣已身兼農客駕駛員、農村快遞包裹寄送員雙重身份,順暢地走上了傳統農客的轉型之路。
“深化‘交商郵’融合發展,今年,仍然是蓬溪縣提升金通工程服務品質利民惠民的重要舉措。”蓬溪縣作為全省交商郵融合發展試點縣,蓬溪縣交通運輸局負責人介紹,全縣建成縣級快遞物流倉配中心1個,鄉(鎮)級物流倉配運營中心8個,快遞超市和村級金通·郵快驛站262個,實現“縣鄉村”三級綜合運輸服務體系一體化,實現寄遞企業經營成本降低30%、物流配送效率提高50%、鄉村快遞周轉時間平均縮短2天以上。一輛輛金通工程小客車暢行四好坦途,緊密連接著城市和鄉村,成為蓬溪縣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引擎。
鄉村運輸的質效雙升,不僅映照出農產品、工業品進城下鄉渠道的暢通、鄉村經濟的繁榮,更折射出蓬溪縣農村公路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農村公路管理和養護方面,該縣嚴格落實“三級養護責任體系”,明確分級管理養護權力和責任清單,切實做到“專群結合、有路必養”,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
據了解,目前,蓬溪縣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工作專班,正聚力“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評審短板弱項。蓬溪縣交通運輸局局長仲建軍表示,下一步將對照創建工作總體要求,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可持續發展,重點著力優化農村公路路網結構、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體制、健全農村公路建設發展長效機制、全面提升農村公路服務能力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速形成“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蓬溪模式,確保創建工作高質量通過2023年部級驗收取得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