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列車美出圈 引媒體關注網民點贊
近日,多地氣溫回暖,春意盎然。在浙江杭州、四川樂山、重慶等地,許多游客觀賞打卡“開往春天的列車”,人民日報、央視等媒體紛紛報道。3月2日,微博話題#春日里的花海列車#登上熱搜,閱讀量達1.8億,網民點贊“童話故事里的列車”“氛圍感拉滿”。
(相關資料圖)
圖片來源:都市快報
各地速報
3月2日,國內首列自主研發制造的氫燃料混合動力鉸接輕軌列車,在河北京車智能制造基地下線。作為新一代輕軌列車,采用無網供電技術,以電池為動力源,續航里程不低于100公里,實現零碳排放,零污染,運行一年可減少約40噸碳排放,可廣泛應用于機場、城郊通勤、景區旅游等場景。
3月1日,《上海市船舶污染防治條例》和《江蘇省長江船舶污染防治條例》正式實施。根據《條例》,即使處理后達到國標《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要求的生活污水,仍不能向黃浦江、蘇州河排放。
3月1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會議。會上宣布,根據工作需要,按照中央企業領導人員任職年齡有關規定,免去譚瑞松同志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
境外縱覽
非洲電商Jumia為促進海外倉業務FBJ的持續發展,為賣家“降本增效”,將以烏干達站為試點,從3月15日起對海外倉倉儲費作出結構性調整,下調前120天的倉儲費用。據了解,Jumia海外倉過去采用固定式費率計算,而新的費用標準使用階梯式費率計算,在儲存時間低于120天之前,新費率平均能為賣家節省約61%的成本。
輿說
以廣州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21年撤離、關停的客運站就多達10家。與此同時,分散設置在各個地鐵口的招呼站悄然崛起——雖不具備始發功能,但可作為客運班車中途上下客的站點,提煉了傳統客運站功能。也有不少地方通過“定制客運”抵御沖擊,即靈活確定發車時間和上下車地點。諸如此類增強企業自身“造血”能力的做法,值得肯定。
面對新事物沖擊,政策補貼只是一時之策,找準自己的新位置、順應時代變化,才是立足之本。
——近期,多地出現汽車客運站關停危機,對此,《南方日報》3月2日刊文《客運站的“舊車票”能否登上“新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