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的經歷
古代的那些農民起義,要想最終成事,必須要有一塊根據地,流寇主義是不可能成功的。在楚漢相爭時,劉邦的根據地是關中,而替他經營、管理關中的人,正是蕭何。
根據地為什么重要?因為它能夠提供糧草和兵員。在古代的冷兵器戰爭中,這二者是有決定意義的。蕭何的本事,就是能發展壯大根據地,源源不斷地為劉邦提供糧草和兵員。試想,在劉邦打了一個又一個敗仗后,幾乎絕望的時候,蕭何立即派人送來了補給和士兵,讓他重整旗鼓,這就是雪中送炭啊。難怪劉邦對此一直念念不忘。
其次,蕭何還是劉邦的人力資源部部長。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吧?當時,劉邦正處于事業的低谷期,大家感覺跟著劉邦看不到希望,沒有什么前途,于是很多人就開小差,跑路了。
一直未受到重視的韓信,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跑路的。蕭何聽說后,立馬去追。追上后,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并許以高級職位,終于把韓信勸了回來。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而韓信則為劉邦打敗項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蕭何為劉邦做了這么多工作,按說劉邦應該對他感恩戴德吧?在創業期間,以及創業剛剛成功的時候,的確是這樣。但隨著劉邦的皇位坐穩,他開始對蕭何有了戒心。為何?因為蕭何的威望太高了。你如果想脫離劉氏集團,自己出去創業,那可咋辦呢?
蕭何的結局簡介
幸好,蕭何身邊有個門客看到了這一點,并告訴蕭何一個自保之計:自污,以降低威望。
蕭何是何等聰明的人啊,一點即透。他開始大肆強取豪奪,搞得長安城的人們怨聲載道。最后大家告狀告到了劉邦面前。毫無意外,劉邦心里樂呵呵的。
即便這樣,劉邦還覺得不夠,他找了個借口,把蕭何弄進大牢里,關了一些日子,然后放了出來。此時,蕭何已經六十多歲了。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此后的蕭何再未受到摧殘。公元前193年,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