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有人說我是澳門人,有人說我是香港人,我會說我是大灣區人。”3月7日,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集體采訪活動中,全國政協委員、信德集團董事長何超瓊表示,香港應該擔當粵港澳大灣區“引進來”“走出去”的“超級聯系人”。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的第4年,您是否感受到了粵港澳大灣區內三地協力融通?香港應該如何抓住大灣區未來的發展機遇?面對記者的提問,何超瓊表示,香港是大灣區內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大灣區將會成為香港發展的大舞臺。
作為土生土長的嶺南人,何超瓊說:“大灣區內9個城市加上2個特區,大家同飲一江水,都喜歡吃皮蛋瘦肉粥,都具備吃苦耐勞的品格,其實9+2早已超過了11。”她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11個城市發展帶來非常清晰的指引,大灣區應該用好國家支持政策,優勢互補。
何超瓊回憶,1999年她準備開拓跨境船舶業務時,就與國企合作開拓海上交通網絡,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也奠定了往后大灣區的交通樞紐及當下大灣區發展的重要基礎。今天,港珠澳大橋已經建成,將香港、澳門、珠海進一步連接在一起。大灣區已搭建好全球獨有的海陸空接駁多模式聯動交通平臺。
“我曾是這一切的見證者、推動者和參與者,我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何超瓊說,香港、澳門與大灣區其他9個城市同根同源,手足之情時刻凝聚在心里,只要目標一致、同心協力、凝聚共識,定能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搭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