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貴州花江峽谷大橋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大橋兩座主塔聳立在峽谷兩岸,施工電梯貼著橋塔緩緩上升,工人們有序配合,施工進度穩步推進。該橋是六(枝)安(龍)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主橋為跨徑1420米的鋼桁梁懸索橋,橋面距水面625米,建成后將超越杭瑞高速公路北盤江大橋,成為世界第一高橋。
“當前,我們正在進行隧道錨施工。一條軌道能同時滿足出渣車和挖機、濕噴、孔鉆等機械設備安全進出要求,有效縮短隧道建設工期。”貴州公路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六安七標項目負責人王朝國介紹,雖然花江峽谷大橋的隧道錨設計是目前山區同類型橋梁中施工難度最大的,但橋梁建設技術的創新讓項目施工不斷提速。
(資料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交通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橋梁建設刷新世界紀錄的速度,反映出貴州交通高質量發展成色的亮度。目前,貴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8300公里,率先在西部地區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西南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形成;橋梁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全省擁有各類橋梁3萬余座,實現了從“地無三里平”到“高速平原”的歷史性轉變。
技術攻關提高建設效率
黔路通暢,離不開橋連山谷。2016年12月,橫跨云貴兩省的杭瑞高速公路北盤江大橋建成通車。巍巍青山間,橙色的橋面格外壯美,曾有國外網友在觀看大橋視頻后留言:“中國用超級工程證明自己。”
北盤江兩岸地勢陡峭、氣象災害頻發,加之峽谷地形狹窄,大橋設計、施工難度可想而知。“兩岸索塔坐落于懸崖邊,主梁架設成為最大難點。”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杭瑞高速公路北盤江大橋設計團隊負責人彭運動說。
關鍵時刻,團隊創造性地提出邊跨鋼桁梁頂推與索塔同步施工、邊跨鋼梁就位后主跨采用橋面吊機拼裝的方法。該施工方法在斜拉橋建設中首次應用,不僅能夠降低施工風險、有效縮短工期,而且對橋下水域無污染、對岸坡穩定性無影響。
除了技術攻關提高效率,施工建設更是爭分奪秒。2021年3月通車的興義環城高速公路峰林大橋,是我國山區第一座大跨徑鋼混疊合梁懸索橋。大橋地形地質復雜,施工技術難度大。“當時大橋正處于上構主纜施工的關鍵期,建設團隊春節是在工地度過的。”2020年春節的堅守畫面,讓曾擔任峰林大橋項目副經理的楊旭記憶猶新。
路橋連網畫出經濟圈
連接畢節黔西市與織金縣的六沖河大橋搭建起了便捷的通道,兩地行車距離由108公里縮減至35公里。站在橋上眺望,不遠處就是著名的織金洞風景名勝區,便利的交通讓當地群眾吃上了“旅游飯”。
在貴陽清鎮市與畢節黔西市交界處,貴黔高速公路鴨池河大橋高聳云端。2016年大橋通車后,貴陽至黔西的車程從原來的2小時縮短至50分鐘。大橋之下,烏江百里畫廊倒影沉碧,橋與山水相融,引來眾多游客打卡。來自烏蒙山區的農特產品也順著發展快車道駛向更廣闊的市場。
北盤江上,世界高橋不止一座。橋為點、路為線,畫出一個個潛力無限的經濟圈,不僅讓天塹變通途,更鋪就了當地群眾的致富路。如今,貴州薏芝坊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薏仁米“坐”上物流公司的貨車發往全國,產值也從千萬元躍升上億元。
路橋連網,人行暢通,貨行天下。六盤水抵母河特大橋上,車流不斷。貴州安潤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貨物經過該橋順暢駛入杭瑞高速公路運至四川、重慶等地。“以前,從峽谷這邊到另一邊,差不多要半天時間。2015年12月大橋建成后,不到1分鐘就可以駛過峽谷。”該公司總經理張澤勇說。
今天的貴州,一馬平川,大道向前。一座座橋梁加快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多的地區進入“高速時代”。交通優勢轉化為經濟增長點,助力當地融入更廣大的經濟圈,加速發展、擁抱未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