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銀行理財,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如果你看不懂合同中一些較為專業的詞匯,那么也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指標來篩選適合你自己的銀行理財產品。可以購買理財產品的平臺非常多,而且產品的種類也各種各樣,那么,在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主要看哪些指標?買理財產品凈值高好還是低好?一起來看看吧!
買理財產品看哪些指標?
【1】購買的平臺,購買理財產品的平臺是否正規安全,關系到投資者資金的保障,一般是在銀行買,或者是合法的持牌的第三方平臺,比如支付寶、微信等等。
【2】購買的對象,就是買什么樣的理財產品,好的理財產品有這些特征:歷史業績好,收益率穩定、收益率合理,能夠規避風險等等。
【3】購買者本身,買理財產品之前要對理財產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了解它是怎么賺錢的,風險是什么,再者是對自己進行一個風險測評,看自己時候買什么類型的理財產品。
【4】市場環境,理財市場的大環境會直接影響理財產品的收益,若是市場普跌還沒有反彈的信號,建議再等等,若是市場普漲可能要下跌了,建議趕緊賣出。
現在的理財產品大多是與股市、期市掛鉤,沒有復利。目前銀行對理財產品不必像儲蓄那樣代扣代繳。所以,期滿后客戶得到的本金及收益都是沒有征稅的。
買理財產品的時候,綜合成一句話就是:了解自己,了解理財產品,了解市場,這樣你才能更好地通過買理財產品實現賺錢的目標。
理財產品凈值高還是低好?
理財產品的好壞跟凈值高低沒有必然聯系,關鍵還是要看理財產品的成長性和抗風險性。不過在買的時候,相對來說凈值高的理財產品大多都比較凈值低的更難賣,因為大家都認為凈值低的成本少一些,風險也小一些,其實這是片面的觀點,雖然凈值低的成本的確小一些,但是不代表風險小一些。
購買金融產品時,主要取決于誰是金融產品背后的代理商,以及上市公司的實力。重要的是盈利能力,這與凈值無關。在購買金融產品時,投資者應注意觀察其市場趨勢,同樣更好的選擇。
例如,購買基金主要取決于基金的重倉股是否仍有上漲潛力,是否是當前的熱板,以及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同期建立的基金凈值高,表明基金業績好,升值快,凈值低,升值慢。
金融產品的投資風險與收報成正比,風險高、回報高、風險低、回報低。不可能有低風險、高回報的金融產品,所以如果你想賺更多的錢,你必須買那些風險更大的。如果你不想承擔任何風險,那么你就會選擇銀行定期存款或余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