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挑選基金經理呢
基金經理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基金組合,每個基金均由一個經理或幾個經理去負責決定該基金的組合和投資策略,可以說,在我們選擇基金時,選擇基金經理是最重要的關鍵,基金經理的好壞某種程度上直接決定了收益的高低。那我們該怎么挑選基金經理呢?優秀的基金經理都有哪些特征呢?
1、業績優秀最重要
衡量一個基金經理是否真正的優秀,業績可以說是排在首位的。我們可以通過基金經理過去管理過的基金產品來查詢其歷史業績,而且需要看至少連續3年以上的歷史業績,因為基金經理短時間內賺錢可能有運氣成分,但如果連續3年以上業績都很優秀那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優秀的基金經理了。
2、從業年限也很重要
都說買基金一定要堅持長期投資,如果基金經理的從業時間足夠長,是可以加分的。一般來說,經歷一輪牛熊后你就會賺錢了,而一輪牛熊大概是3年的時間,所以我們在選擇基金經理時要著重看他的從業年限, 5-10年的經歷為佳。
3、管理的基金規模很重要
基金規模越大,那么對于資產的配置一般來說是會更復雜,對基金經理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如果基金規模要是太大了,基金經理操作難度會加大。一般來說,主動管理型基金的規模并非越大越好,規模適中最好,比較合適的規模在5 -20億為佳,對少數優秀的擇股型基金經理可以放寬一些標準。
什么是防守型投資?
投資者分為兩種,一種是防守型投資,一種是進攻型投資。
防守型投資的第一目標是避免重大錯誤和重大損失,重點放在防守上,一般來說,資金體量比較大的對于收益率的要求就會降低,重點放在了資金安全上,比如手握幾千萬閑散資金的兒,比較喜歡銀行的信托產品,雖然它的平均收益可能只在年化7%左右,有人可能會說7%的收益太低了。但是每個人都有資金的盲區,不可能所有的領域都擅長。
社會上70,80后是擁有財富最多的群體,他們很多人賺的是辛苦錢,對于金融投資領域并不是很熟悉了解,對他們來說,聽到最多的可能是誰炒股虧錢了,誰做期貨傾家蕩產等等。
對他們來說,做投資,最重要的就是先保住本金不虧損,偶爾,他們根據銀行的客戶經理買的基金做到了年化10%的收益,就會覺得非常開心,雖然在很多銀行買基金的成本要更高,但是由于這些人不知道,所以也沒感覺。這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現狀。
對于防守型投資者,不需要經常關注行情,寬基指數基金可能比較適合他們,比如常見的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等等。
優點是一般不會發生重大虧損,但缺點是收益比較低。說收益比較低還是看行情,去年滬深300收益就還可以。去年滬深300漲了27%,如果是看到去年滬深300收益還不錯,就在今年布局的就很遺憾了。
投資寬基指數基金需要很大的耐心,一般來說,跑贏通脹是投資它的主要目的。如果資金體量比較大,對收益沒有太高的要求,就可以考慮去做防守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