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人一般如何招待客人?
他們淳樸好客,民間有“客來了,福來了”的說法。有客人來訪,他們首先請客人在鋪有大紅羊毛氈的炕上坐定,然后敬一杯加青鹽的濃茯茶,再端上西瓜般大小的“孔鍋饃”。招待貴客時,桌上擺一個“西買日”(即插著酥油花的炒面盒),端上木盤大的肥肉塊,上插一把五寸刀子,酒壺上系一撮白羊毛,以表示吉祥如意,土族認為這是對貴賓最尊敬的招待。喝酒時,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上馬三杯酒”。不能喝酒的人,用中指蘸三滴,對空彈三下即可免喝。飲酒時,土族有邊飲邊歌的習慣,以暢飲酣醉為快。土族人招待客人用我國西北盛行的蓋碗茶。他們把茶碗放在一個小碟中,在碗內放入茶葉、枸杞、紅棗、桂元、冰糖,用開水沖開后蓋上碗蓋。這樣沖泡出的茶水,香甜可口,營養豐富。
土族建筑有什么特點?
土族建筑特點突出,別具一格。在農村,土族一般以村落的形式聚居,習慣將房屋依山傍水而建。房屋的圍墻較高,墻內兩面或三面建有房間,多以三間為一組,少數富裕人家則建有四合院。房屋為土木結構,屋頂平展光滑,上面可儲放糧草。北面與院門相對的是正房,東西有廂房,四角有角房。正房一排三間,用木板做隔斷,中間是堂屋,正面擺一個大紅油漆木柜,上面供著神牌,放著祭品;左側是臥室,火炕上放著火盆和炕桌,臥室的炕是暖炕,連著鍋灶,燒飯的火可以暖炕,一般都住著家中的老人;右側是儲藏室或佛堂;東西廂房是孩子們的住室,角房用來作廚房、倉庫、廁所、畜圈等。住宅的棟梁和門窗上,大多雕刻或描繪著象征牛羊健壯、五谷豐登的彩色花紋圖案,鮮艷美觀。各家都有庭院,在土語中被稱為“日麻”(即莊廓),院內有牲畜圈棚,院外有廁所、菜園和打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