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百度-福建高速智慧長隧解決方案觀摩會在福州召開,發布高速公路智慧長隧解決方案、隧道專用雷達產品、全視域實時伴隨App,共享實踐成果,共話發展思路,推動高速公路長隧道群智慧運行和安全應急能力邁上新臺階。這也標志著雙方在高速公路建設、管養和出行服務等方向,進一步實現創新應用、產業融合和成果轉化。
(資料圖片)
中國公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文杰,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岳峰,福建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邱淮,福建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舒,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業務副總裁、百度智能交通業務總經理吳書林,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陳禮彪等共同出席觀摩會。
揭榜掛帥開展長隧道群數字化研究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山地丘陵占全省土地面積的80%以上。多山、多丘陵的復雜地勢下,福建高速公路隧道連綿,約占全國隧道里程的1/10,占福建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1/5。
作為公路路網中監管難度最高的路段,隧道是公路場景中難啃的“黑盒子”。安全事故多、應急處置難、運營成本高等問題,仍是傳統隧道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制約所在。
推動先進信息技術對隧道基礎設施建設的賦能,勢在必行。2022年6月,福建高速科創院以“揭榜掛帥”創新合作模式,聯合百度、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開展長隧道群智慧運行和安全應急能力提升關鍵技術研究,著力圍繞隧道運行狀態及突發事件智能檢測、隧道移動巡檢及應急處置、隧道交通擁堵預測預警及車道級主動管控、多級動態分流誘導、隧道運行監管和應急救援系統等進行研究,致力于為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提供精準決策支持,向公眾出行提供優質安心服務。
隨著項目的揭榜,一場長隧道群數字化科技攻關拉開序幕。“百度將堅持加大技術和人力投入,與各位福建高速的同仁共同努力,將‘百度-福建高速聯合創新實驗室’打造成福建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設的智庫,共同建設便捷、高效、安全的高速公路。”百度IDG智能交通研究院院長李琴表示。
應用人工智能助力提升隧道異常事件檢測準確率
“從去年開始,我們以京臺高速公路福州段長隧道群,30公里范圍內的連續3座隧道——天龍山隧道、牛巖山隧道、黃竹山隧道,作為試點路段,針對隧道事件感知被動、處置效率偏低、缺少智能化管控等問題,開展技術研究,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高速公路長隧道智慧運行管控解決方案。”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曾俊鋮說。
及時有效預測隧道擁堵,實現提前主動管控,是提升隧道通行效率的重中之重。為突破隧道交通易擁堵問題,隧道實時多源交通數據接入人工智能算法中臺,訓練數據生成長隧道群交通流在線實時擁堵預測預警模型,15分鐘、30分鐘級隧道交通擁堵預測精度均大于90%。
針對突發事件感知延遲的問題,提出智慧管控算法設計方案,研發隧道突發交通事件實時檢測算法,交通事故、擁堵、異常停車、施工布控等事件的檢測準確率突破90%,大幅提高了道路通行的安全性。
應急處置誘導策略方案在提升通行效率上,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基于交通事件信息及實時路網狀態,設計動態調整的區域級、通道級、車道級分流誘導算法,形成全國領先的多級動態分流誘導策略。在仿真環境下,試驗段京臺高速公路閩侯—古田段長隧道群實現了平均通行效率提升10%,下一步將繼續推動實際場景測試。
觀摩會現場還實時演示了京臺高速公路長隧道群智慧運行及應急救援系統是如何工作的,行人闖入、異常停車、拋灑物等8次事件預警實時檢測,成功率100%,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隧道專用雷達發布 “鷹眼”距離超300米
現場會上,隧道專用雷達產品也正式亮相,能夠有效提升隧道場景下雷達應用的精度和效率,實現目標精準識別,系同行業首創。
據了解,由于隧道壁的反射作用,雷達信號易出現干擾波,影響目標檢測和跟蹤精度,因此需要針對隧道場景進行定制、優化。
基于人工智能平臺的技術應用,隧道專用雷達產品形成了專門針對隧道壁反射的干擾波開發濾波算法模型,通過優化點跡聚類、避免目標分裂、消除多徑效應干擾,將隧道場景下雷達應用的有效距離,從200米左右提升至300米以上,投資成本大大降低。
至此,隧道內的毫米波雷達、巡檢機器人以及邊緣計算設備等,形成了以云邊端一體化架構為基礎的隧道軟硬件基礎設施。
通過整合軟硬件基礎設施、智慧管控算法、應急誘導策略,長隧道群運行監管和應急救援系統最終搭建形成,集成重點車輛全域監測、隧道交通擁堵預測預警、隧道內突發事件態勢研判分析及應急處置等功能,可精準展示路網交通狀況,實現長隧道群全過程監管與應急處置、一網式運營管理服務。
高速公路全視域實時伴隨App也同步開啟測試驗證,將為車主提供車道級全要素孿生功能、路側事件預警等實時信息,讓車主超視距感知路況信息,及時直觀地了解車輛周邊情況,確保道路行車安全。實時精準的信息觸達C端,也標志著高投入的基礎設施正在發揮更大價值,不僅助力道路使用者安全出行,也讓道路管理者投資建設的基礎設施能“物盡其用”,安全管控質效雙提升。
隨著長隧道群智慧運行和安全應急能力提升關鍵技術的突破發展,研究成果將率先應用于京臺、泉廈、武沙等高速公路長隧道群,并逐步在全省超2000公里隧道鋪開,更好服務福建省高速公路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
陳禮彪表示,福建高速集團將持續挖掘更多的創新成果轉化興奮點,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培養一批高素質創新人才,形成福建高速科創經濟產業生態圈,為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貢獻高速公路應有的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