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許昌市圍繞“交通強國”建設目標,以創建國家“公交都市”和省“公交優先”示范城市為契機,深入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著力構建安全、快捷、方便、聯動、高效、舒適的現代化城市公共交通服務體系,推進城市公交高質量發展,市民對城市公交的滿意度連年保持在90%以上。
公益為本 責任為上 體制改革增活力
(相關資料圖)
理順發展機制。實施城市公交公司化改造,引進上市企業先進理念、管理經驗、實力團隊和雄厚資金,成立了混合所有制公交公司。“國有資本參股不分紅,政府擁有一票否決權”的創新做法,迎來了許昌公交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
體現公益屬性。許昌公交統一實行公車公營和1元的民生票價,全力推進市民“腳底板下的革命”,通過省“公交優先”示范城市和公交都市創建,企業面貌和服務形象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提升服務品質。購置150輛低地板、空氣懸架系統公交車,乘坐舒適度大幅提升。開通敬老愛老示范線路,組織開展“愛心送考”“敬老卡”進社區等活動,對現役軍人、退役軍人、殘疾人、參戰老兵和60周歲以上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實行免費乘車,堅持“禮讓斑馬線”,全面展現了許昌公交文明服務新形象。
政府主導 財政投入 體系保障強實力
建立“頂層設計引領、制度體系保障”的政府主導模式。邀請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交通規劃專家、深圳公交成本規制專家多次到許昌深度調研,為許昌公交發展進行頂層設計,編制了《許昌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等多項規劃,提請市政府印發《許昌市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對城市公交用地、投資、路權、財稅等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
實施“政府購買服務、補貼補償到位”的特色成本規制。修訂完善《許昌市城市公交成本規制實施辦法》,在全省率先對城市公交實行成本規制,對公交運營虧損據實補貼、建立季度預撥制度、成立公交成本規制管理委員會、具體運營成本項目進行細化明確,使公交成本規制更加科學合理。
打造“骨架脈絡清晰、整體功能完備”的設施裝備體系。中心城區周邊20公里范圍內城鄉客運線路全部實現公交化運營,公交線路達51條,公交線網421公里,公交車輛1004輛。建成投用5個綜合交通樞紐,各類公交場站19處,公共汽電車進場率100%。公交專用道21條106.5公里,建設51處信號優先交叉口,公交優先信號燈7個,在全省率先實施公交不受禁左、禁右、直行限制。
綠色多元 智慧引領 服務至真提引力
持續優化公交網絡。通過“開辟、調整、延伸、拆分”等方式,積極構建快線、干線、支線、微循環四級公交網絡。形成了“干支結合、優勢互補”的城市公共交通網絡化體系,實現了“十位一體”的交通出行方式。
推進智慧公交建設。建設許昌公共交通智能指揮調度中心,完善視頻監控系統、智能調度系統、運營監測與分析系統、公眾出行信息發布系統、公交IC卡交通一卡通管理系統等八大子系統。安裝27座電子站牌,將公交運行和服務信息實時公布。
拓展多元公交服務。開通夜班公交、學生公交、工業區公交、旅游公交、微循環公交等便民公交專線。在全省率先開通水上公交,3元票價盡覽水潤蓮城美景。
典型塑人 文化治企 精細管理促潛力
推行星級考核管理。建立公司、部門、線路長、車長四級管理體系,將日常考核、月考核結果與個人收入直接掛鉤。出臺《許昌公交車長星級服務評審管理辦法》,極大調動了車長工作積極性。
體現企業人文關愛。提高員工福利待遇,開辦職工餐廳、休息室和書屋,在全省率先實施員工配送餐制度和免費住宿制度;建立員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每年為全體員工實行免費體檢,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體現企業責任擔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15名駕駛員寫下請戰書,挺身而出駕駛負壓車轉運確診患者,200余名駕駛員接力轉運密接者和次密接者,實現了零感染,交出了許昌公交優秀的抗疫答卷。
許昌市交通運輸局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政策制度體系,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交通服務品質,向建設更高水平的現代化公交都市目標邁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