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大閨女一般指黃花閨女,解釋為未婚女子。所謂黃花閨女,是指還沒婚嫁的女孩子。從另一種意義上,也就是處女。古時漢族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喜愛“貼黃花”,用黃顏色在額上或臉部臉兩頰上畫成各種花紋;也有用黃紙剪成各種花樣貼上的。同時,“黃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jié)操。所以,在閨女前面加上“黃花”二字,就說明這個女子還沒有結(jié)婚,而且能保持貞節(jié)。”
傳說關(guān)于“黃花閨女”一詞的由來,民間廣泛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有位女兒壽陽公主,生得十分美貌。南朝某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七這天的下午,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與宮女們在宮廷里嬉戲。過了一會兒,壽陽公主感到有些累了,便躺臥在含章殿的檐下小憩。這時恰好有一陣微風(fēng)吹來,將臘梅花吹得紛紛落下,其中有幾朵碰巧落到了壽陽公主的額頭上,經(jīng)汗水漬染后,在公主的前額上留下了臘梅花樣的淡淡花痕,拂拭不去,使壽陽公主顯得更加嬌柔嫵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