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4月18日召開的中國民用航空局例行新聞發布會消息,今年一季度,我國民航業經濟運行持續恢復、逐步向好,全行業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239.9億噸公里,同比增長39.7%,行業總體運輸規模相當于2019年同期的77.6%,航空客運需求快速恢復,國內客運規模恢復至疫情前約九成。
一季度,民航業共完成旅客運輸量1.29億人次,同比增長68.9%,旅客運輸規模相當于2019年同期的80%,較2022年四季度大幅提升51個百分點。從航線結構看,國內航線完成1.26億人次,同比增長66.6%,規模相當于2019年同期的88.6%;國際航線完成224.2萬人次,同比增長717%,規模相當于2019年同期的12.4%。隨著國際客運航班的持續恢復,3月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18.1%。
自民航局1月8日起受理中外航空公司恢復和增加國際客運航班的申請以來,國際客運航班保持穩步增加,特別是2023年夏秋航季換季進一步帶動了國際航班加速恢復。下一步,民航局將繼續及時審批中外航空公司新增和恢復國際航班申請,保障國際客運航班平穩有序恢復。
為提升服務水平,促進行業恢復發展,民航局發布了今年“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徐青介紹,今年將深化航班取消專項治理,督促航空公司加強市場、運行等因素研判,進一步降低航班取消率,確保今年國內客運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穩定在80%以上;督促航空公司全面提升經濟艙餐食品質,豐富餐食供應品類,為旅客提供餐食外送、登機口取餐等服務。
民航局將鼓勵航空公司和機場在空中、地面、外延等各方面為首乘旅客提供全鏈條、個性化服務;鼓勵航空公司積極采用國產衛星等多種技術手段,加快推進航空器前后艙協同改造和設備安裝,創新與運營商的合作模式,為更多旅客提供高品質、多元化的地空通信上網服務;開展“一證(碼)通行”試點工作,旅客可通過手機“二維碼”完成值機、托運、安檢、登機等各環節,進一步提升旅客出行便捷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