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駕游客實施柔性執法的經驗做法,不妨更大范圍推廣,并形成常態化制度。
(資料圖片)
“因地理環境不熟悉造成的輕微交通違法,以教育告知為主,不予處罰。”
臨近“五一”假期,來自湖南長沙交警的這則消息讓人感到暖心。與此同時,長沙還倡導市民“把長沙城讓給外地游客”,鼓勵市民“要么不出門,出門出遠門”,也讓網友直呼“長沙人太懂味”。
實際上,根據公開信息,節前多地交警都出臺了類似措施,對外地旅游車輛的輕微交通違法行為實施柔性執法,“只糾正、不處罰”,不使用罰款、扣分等措施,確保出行順暢,為游客創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
諸多跡象顯示,“報復性出游”將在今年“五一”井噴出現。為了靈活安排行程,去一些公共交通不方便達到的地方,很多游客選擇了自駕游。但是,自由游客到了陌生的目的地,因為不熟悉地理環境,常常一不小心就交通違法,給原本開開心心的假期“添堵”。
過去,一些地方在部分路段交通執法過于嚴苛,不熟悉路況的自駕游客動輒扣分。有的租車自駕的游客,處理扣分、繳納罰款都是一件麻煩事。凡此種種,都給了外地游客不好的體驗,既無助于交通安全,也不利于城市開放、包容的形象建設。
對輕微交通違法不予處罰,體現了執法的人情味兒,也是旅游目的地的正確迎客姿態。節假日車流量本來就大,很多外地司機在當地初次違法屬于“無心之失”。實施柔性執法,一樣可以達到交通安全警示的效果。
對輕微交通違法行為不予扣分、罰款等處罰,有充分法律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對于情節輕微,未影響道路通行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指出違法行為,給予口頭警告后放行。
比如,違反機動車停放規定是自駕司機常見的違法行為。《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可以指出違法行為,并予以口頭警告,令其立即駛離。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輕微交通違法不予處罰的做法,一些地方也不局限在節假日。2021年修訂的《行政處罰法》也對此明確: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初次違法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
近年來,自駕游出行熱度持續飆升。尤其是今年,有租車平臺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五一”期間日均取車預訂量同比增長超6倍,與2019年同期相比也有顯著增加。
在此背景下,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對于自駕游客實施柔性執法的經驗做法,不妨推廣到全國各地,并形成常態化制度,讓自駕游卸下心理包袱。“不知者無過”,針對不熟悉地理環境的外地自駕游客實施柔性執法,也更能體現公平正義。
當然,自駕游客前往陌生城市,也有必要提前規劃好路線,做到“心中有數”。如今,各種導航軟件提醒司機路況的功能很完善,而提前熟悉自駕路線,也能避開違法風險,盡最大程度文明、安全駕駛。
在陌生路段開車,自駕游客更要打起精神,改掉不良駕駛習慣,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謹慎駕駛。切不可因為對輕微違法“網開一面”,就毫無顧忌,置交通安全于不顧——畢竟,高高興興出門,也要平平安安回家。
關鍵詞: